倍可親

「顧曉軍獎」獎金究竟是高還是低

作者:無民主  於 2014-10-26 17: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讀書看報|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顧曉軍, 公正第一

轉載:
  
        「顧曉軍獎」獎金究竟是高還是低
 
    --顧曉軍主義:大腦革命·之二千五百七十七
 
 
  記得勞力在《我領到了「顧曉軍獎」獎金》中、說「也許有人會說,獲獎就是以獎金的多少決定其含金量的,其實這是對任何一個獎項的誤導!如果哪個獎項總是被引導到獎金的多寡,而不重視獎項本身的學術價值,那麼這個獎項跟彩票有什麼區別呢?」、「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天朝的輿論誤導,評價任何一個名人,往往是某某某身價多少多少。即使諾貝爾獎獲得者也要說,所得獎金『買不起北京房子』的話題……」
 
  勞力說這些、看起來是在為「顧曉軍獎」的含金量辯護,其實、其辯護的本身、就已經承認了「顧曉軍獎」獎金的、低。
 
  然而,「顧曉軍獎」的含金量、確實不低。這個含金量的不低,不僅僅、是森林之子的《「顧曉軍獎」與中國民主》和勞力的《我領到了「顧曉軍獎」獎金》中、所詮釋的意義,就從一般的層面上講、也決不低了。
 
  記得,我曾打算在博聯社、搞個《有獎博文徵文賽(顧曉軍出資)》。那個「有獎徵文」的獎金是多少呢?是「本次徵文,設一、二、三等獎(一等獎一名,獎人民幣100元。二等獎兩名,獎人民幣50元。三等獎三名,獎人民幣30元」。
 
  三等獎、獎人民幣30元,少不少?又是怎麼定的呢?
 
  其實,省一級的官網、用一篇評論,也就給人民幣30元的稿酬。被用之後,就「買斷」了、其他官網、可以隨便轉載(我就有篇文章,被「浙江在線」用過,被「人民網」等、很多官網轉載過)。當然,這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但,30元「買斷」一篇文章的情況,應該不會有什麼改變。其一,改變、涉及到稿酬的定價的系統、涉及到全國性的物價審核……其二,我們常說「五毛」、「五毛」,也就是、「有效」跟一貼、才能得到「五毛」。
 
  而被省一級的官網、用一篇文章,又談何容易?不能看誰誰誰、常被用,那、是鳳毛麟角!其一,有人家水平確實高的一面;其二,人家熟悉官網套路,容易被選用;其三,常被用、就形成了一種關係……不信,可去看看所有官網、所有文章、就那麼些人。而如今在網路上活躍著的人們,恐怕、是絕大多數的人、拼性拚命地努力奮鬥了好些年……連一次、連一次的30元的人民幣,都沒得到過吧?
 
  當然,在網路上、想混到錢,還有一條路、那就是「課題費」。可,這就更特殊、更加百倍的難!
 
  相比,要得我設的「有獎徵文」的人民幣30元、是不容易些、可能性大些?
 
  當然,那次「有獎徵文」不了了之。因為,是「為記錄下,就『王立軍事件』,這幾天來、我的博聯社博客的盛況,現,我發起『有獎徵文』(這是為了中文網際網路、為了博聯社,當然也是為了我,給歷史留下一份真實)」;而後來、博聯社封殺了我那博客,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記得那次我搞「有獎徵文」,很多人非常踴躍。至少余小勇「退師」、就與那次「有獎徵文」最終「流產」有某種關係。
 
  如此,比比「顧曉軍獎」的「一等獎(獎勵人民幣三千元整)」、「二等獎(各獎勵人民幣兩千元整)」、「三等獎(各獎勵人民幣一千元整)」如何?也就是說、等於,如今、三等獎、寫33篇文章,二等獎、寫67篇文章,一等獎、寫100篇文章,是不?即便是誰寫了這樣數量的文章,還要被人選用、是不?而投稿的選用率、又是多少?雖人與人不一樣,但、沒人能幾乎百分之百被選用吧,是不?
 
  如此,想想「顧曉軍獎」的獎金、究竟是高還是低?
 
  再,就是「顧曉軍獎」獎金、不能與「諾貝爾獎」獎金相比。「諾貝爾獎」,其實就因為獎金的奇高、而創造了其獎的知名度。而獎金的奇高,又與諾貝爾發明了炸藥與生產軍工裝備及二戰等相關,還與他「流浪漢」式的生存狀態與無後人等相關……也就是說,幾千年的人類社會、只有一個諾貝爾,是不?
 
  還有,就是中國、與「諾貝爾獎」的距離。我們,是因為西方需要劉無敵獲獎和中國需要莫言獲獎、而覺得「諾貝爾獎」離我們很近,和顧粉團深入研究了「顧曉軍主義」與「顧曉軍小說」、而覺得「諾貝爾獎」離我們很近。其實,中國、與「諾貝爾獎」的距離,不可以這樣計算。如果沒有劉無敵、沒有莫言,「諾貝爾獎」與中國、是不是很遙遠?至少、這次「諾貝爾獎」開獎前,大陸說、有不少華裔科學家可能問鼎,結果、又怎麼樣呢?而這,還說的是華裔、還說的是科學類的獎項。
 
  而顧粉團深入研究了……這是顧粉團的角度,不是「諾貝爾獎」評委的角度。他們,從注意、到深入研究,這該是、會是怎麼、什麼樣的距離呢?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諾貝爾獎」作為參照、而以網路作為參照(網路,也只中國的官網、有酬),「顧曉軍獎」的獎金、究竟是高、還是低呢?(網路上、還有兩種弄錢的方式,這就是詐騙與募捐;而募捐,幾乎也就是詐騙,是不?)
 
  此外,盧德素在《「顧曉軍獎」是獎勵追求民主的獎》中、說「顧先生在過去的文里談到他設這個獎,初衷之一是不能讓人白乾」,這話、說的就更不合適了。也就是說,即便我說了、你也不能說。從你嘴裡說出來,豈不把你的境界降低了嗎?且貶低了顧粉。
 
  其實,「顧曉軍獎」的意義、不在於獎金是多少,獎金究竟是高、還是低;也不僅僅、是森林之子的《「顧曉軍獎」與中國民主》和勞力的《我領到了「顧曉軍獎」獎金》及顧粉團在這次「顧曉軍獎」頒布的活動中所挖掘出來的那些。「顧曉軍獎」的意義,將會在中國民主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地彰顯出來,將會在人類社會的活動中、不斷地彰顯出來。
 
 
              顧曉軍 2014-10-25 南京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4: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