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佔中」不要成「暴恐分子」
--顧曉軍主義:大腦革命·之二千五百五十九
「佔中」,源於什麼、為什麼;「反佔中」,又是為了什麼……在這裡,暫時都可以不去管了。
我顧曉軍以為:「佔中」,其實就是發聲,就是發表不同的意見、與「主流」意見相左的意見……就是要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意見,就是爭取人們贊成他們的意見……
因此,對待「佔中」之類,應該包容。平時談包容,都是扯淡;這時候談包容,才是真正的包容,也才顯現出政治智慧。
在包容與政治智慧中,包容與政治智慧一樣重要。
包容,是胸懷;而政治智慧,則是能力。鄧的「一國兩制」,就是能力。
無論是鄧式的另闢蹊徑,還是最終妥協、讓步等等,其實、都是政治智慧,也都是政治能力(政治,不就是迴避戰爭、殺戮、流血……嗎)。
而「清場」之類則是無能。
「清場」,應該是在勸散了大部分人的情況下,對少部分固執者的勸離。
如果不做工作,對全部發聲的人、發表不同的意見的人、發表與「主流」意見相左的意見的人……清場,豈不是不准他人發聲、豈不是不准他人發表不同的意見、豈不是不准他人發表與「主流」意見相左的意見、豈不是不准他人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意見、豈不是不准他人爭取人們贊成他們的意見……嗎?
「暴恐分子」、這詞發明的有沒有道理,這裡不理論。借用「暴恐分子」說,如果「佔中」不是和平的,那麼「佔中」的人、就是「暴恐分子」;同樣,如果不做工作就「清場」,「清場」同樣也是一種「暴恐分子」的行為。是不是?
政治,是複雜的。怕就怕「佔中」與「反佔中」,是一伙人所為;是一伙人、分兩種角色,而目的是給另一伙人難堪……
無論「佔中」與「反佔中」、是不是一伙人,也無論是不是給另一伙人難堪……我都希望:發聲、包容……顯現出「一國兩制」那樣的政治智慧與能力!而不是隨隨便便的「清場」。不溝通、不爭取,不做工作的「清場」,是動物也會做的;與人、與現代人,是有區別的,是不?
我顧曉軍謹希望:「佔中」、「反佔中」……都不要成為「暴恐分子」。
顧曉軍 2014-10-4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