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閑話「自由」(三)

作者:無民主  於 2013-11-4 16: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讀書看報|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顧曉軍, 思想家

      轉載:

      閑話「自由」(三)
 
    --顧曉軍主義:改變中國·之二千三百七十一
 
 
  《閑話「自由」》和《閑話「自由」(二)》發表之後,有位「知青」在我的博客上跟貼諷刺--兩篇宏文「閑話『自由』」,凡夫大眾仍有不著邊際之感。「一般人看不懂的生澀文字」大概如是吧!先生乃當代盧梭也。
 
  繼而,這位「知青」又如是道--學生非學者,乃一大眾化的了俗子,「表達『自由』就非常簡單」(哎,看這酸樣兒!既已班門弄斧了,又何必說什麼「學生」呢?)--「自由:是基本人權之一,也就是說(自由)是(人的)一種權利」。
 
  好,算你說的簡潔。那麼,是不是可以反過來說--人權:是基本自由之一,也就是說(人權)是(人的)一種自由--呢?如此,那「自由、民主、人權、法制」、不就可以顛來倒去地玩?那麼,人類社會還會有思想或理論嗎?君以為、思想或理論就是在人家的文章後面跟貼、白話幾句?君以為、這就是聰明?
 
  這位「知青」,早幾年就在我博客上跟貼--他煩李敖意淫諾貝爾文學獎,他認為我和他有望問鼎諾貝爾文學獎。我實在不好意思發問--君有何作品?
 
  當然,意淫諾貝爾文學獎或和平獎,也不一定非有作品、非有思想;反正是意淫(這屬君的思想自由、君腦海里思維活動的自由),但這不白白浪費自由嗎?不如意淫下范冰冰、也好快活一把是不?
 
  以上,僅僅是兩篇《閑話「自由」》發表后的一個小插曲。我知道:我的「閑話『自由』」,在網路上、在如今都扒網的學者中,震動極大--在海外,有一博客,訪問量一下子多了幾十萬。在境內,也出現了幾千訪問量的帖(這在我遭中西方圍剿后,是罕見的)。
 
  在顧粉團,有盧德素的《兩個單元說靈肉 三篇閑話論自由——顧學研討之十四》。這是單獨推廣「自由永恆」的第一篇,文章寫得相當的好!唯「文本界面的自由,包括倡導自由和反對自由,如羅斯福的『四大自由』和周有光的『網路是第五大自由』,即倡導自由,而毛的《反對自由主義》就該是後者」中的「而毛的《反對自由主義》就該是後者」不夠準確,我有必要澄清一下。
 
  毛澤東的《反對自由主義》,寫於1937年9月7日,該文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列舉了自由主義的11種表現。那麼,我們來看看都是些什麼樣的表現--第一種,主要講「一團和氣」;第二種,主要講「背後批評」;第三種,主要講「明哲保身」;第四種,主要講「命令不服從」;第五種,主要講「鬧意氣,泄私憤」;第六種,主要講「不爭辯,不報告」;第七種,主要講「漠然置之」;第八種,主要講「聽之任之」;第九種,主要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第十種,主要講「擺老資格」;第十一種,主要講「自己錯了,又不想改正」。
 
  顯然,以上11種表現,是處世方法、個人作風問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主義。
 
  以上,我已經領著大家重溫了毛澤東的《反對自由主義》;下面,也領著大家重溫一下「自由主義」--
 
  為爭取共識,引用百度百科--自由主義(英語:Liber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哲學,以自由作為主要政治價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為追求發展、相信人類善良本性、以及擁護個人自治權,此外亦主張放寬及免除專制政權對個人的控制。更廣泛的,自由主義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透明的政治體制以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
 
  百科--古典自由主義發源於17世紀和18世紀,也因此,它通常被視為由於工業革命和隨後的資本主義體制而產生的一種意識形態。言論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自我負責,和自由市場等概念最先也是由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出,後來才陸續被其他政治意識形態所採納的。古典自由主義反對當時絕大多數較早期的政治學說,例如君權神授說、世襲制度和國教制度,強調個人的自由、理性、正義和寬容。
 
  百科--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是英國現代資產階級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別。主張在新的歷史時期維護資產階級個人自由,調解社會矛盾,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因而成為一種經濟自由主義的復甦形式,自從1970年代以來在國際的經濟政策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自由主義指的是一種政治—經濟哲學,反對國家對於國內經濟的干預。還提出自由應該是制度框架內的自由。
 
  百科--在美國自由主義一詞早已改變了原意,哈耶克認為涵義的改變是從羅斯福任內開始的,羅斯福實行的新政在當時被貼上社會主義和左翼的卷標,由於擔心這些標籤的負面影響,羅斯福於是改自稱為自由主義者。自從那時開始,自由主義一詞在美國改變了涵義,與原本18和19世紀的自由主義完全不同了。
 
  羅斯福關於自由的言論,最最著名的、就是1941年在美國國會大廈發表的演說;當時,他提出:「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於貧困及免於恐懼的自由」。
 
  至此大家該明白了吧?毛澤東嘴裡的「自由主義」,與自由主義是風馬牛不相及!
 
  毛澤東,是典型的、打著「反對自由主義」的旗號,在組織內、強化組織約束。一如他在文章中所說,「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以個人利益服從革命利益」;他,灌輸的是整體至上的一套價值觀。
 
  如果要說反對,毛反對的是組織內的個人自由。毛澤東在「自由」的後面、加了個「主義」,把個人的自由與一些不好的處世方法、個人作風問題,上綱上線成「自由主義」。
 
  毛澤東的做法,是以「理論」棒子的高壓態勢,打擊一些不好的處世方法和個人作風,從而收緊組織內部的個人自由,讓組織結構在無形中形成鐵板一塊,從而也讓整體至上價值觀具體化,推動組織內的個人不假思索、義無反顧地去衝鋒陷陣。
 
  在以上的同時,毛澤東抹黑了作為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對立面的、真實的自由主義。可以說:毛澤東,根本不懂、也不了解自由主義。他不過是盲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實際鬥爭需要、信口開河、隨意把不良作風歸結為自由主義,抹黑自由主義。如,在《反對自由主義》第二自然段的開頭,他道:「但是自由主義取消思想鬥爭,主張無原則的和平」。顯然,這是栽贓的手法。我們都知道--自由主義之本身,就是鬥爭的產物。
 
  盧德素在《兩個單元說靈肉 三篇閑話論自由》中還提到:「走筆至此,我想拉出兩個比較正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家來與顧曉軍先生比拼一下『自由論』。一個是寫專著《人的自由和真善美》的馮契,一個是寫《自由新論》的吳江。吳江的《自由新論》新在直面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實踐缺失『自由』的事實,積極向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實踐引進『個人自由』、『言論自由』、『思想自由』,而沒有更多新意。馮契的《人的自由和真善美》,給出自由的定義是『自由就是人的理想的實現』,主要的觀點是『人類的自由就在於達到真、善、美的統一』。吳江,正本清源,由過去走向現在。馮契講自由理想的實現,從現在走向未來。近水解不了饑渴,遠水更加解不了饑渴。我們需要現在的『自由』,受「公正」制約、得民主(民權)保障的『自由』,那就是顧曉軍先生的自由論,囊括人類的現實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自由永恆論』。」
 
  馮契的「自由就是人的理想的實現」,是歪理邪說。理想是對未來的美好想象,人生苦短、實現的可能很小。如是,是否人的一生就不該有自由?而所謂「人類的自由就在於達到真、善、美的統一」,也胡說八道--真,是真實;善,是良知;美,不需要解釋。如果要讓這三者高度統一,那就只有--意淫。如此,豈不是--人類的自由就在於達到意淫--嗎?如此可見:馬克思主義者,都是意淫家。
 
  「知青」還道「首篇里的出現了『首先』,二篇中仍未見『其二』,相信一定會出現在(第)三篇中。應該算(至少)是超過盧梭的『大思想家』。按理,還會有四篇、五篇推出」,那就請君等著,如何?
 
 
              顧曉軍 2013-10-30 南京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4: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