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第一,憲政才能依法治國
—— 給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一封信(二十二)
近段時間,較少瀏覽網站,聞為憲政,網路上的左右、偽民主炒作得熱鬧。
憲政,簡單來理解就是以憲法來執政、依法治國。希望「憲政」的人士,是希望實現西方民主國家的憲政,希望實現真正的依法治國,實則是不承認現在的「憲法」。
被西方國家認可並加入聯合國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朝鮮)的憲法難道你不承認它是「憲法」?雖然其起草沒有得到社會大多數人的同意,或者社會的大多數人認為其需要修改的時候,卻被代表了,可不能因為其不夠公正不夠民主就否定其憲法的地位,還得承認它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
想想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有多少人為了我們的「憲法」歡呼。白紙黑字的規定其他法律以憲法為根本法,並為各行各業制定了各種各樣的法律來治理社會,怎麼現在的制度就不是「憲政」了?
本質上,現在的中國也是一種憲政制度。只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信息的快速流通,於社會財富的分享出現的諸多不公正,老百姓不再承受、不願再被代表;而精英集團不願放棄既得利益,掌握憲法的修改權和最終解釋權。於是乎,就有了素質論、喝茶、截訪、強拆......
不能因為中國現在此起彼伏的矛盾,也不能因為追求民主自由法治,就違心的把現在的制度不當「憲政」看。西方國家的根本法是憲法,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法也是憲法,相對應的都是憲政。對要不要「憲政」展開的爭論,筆者以為這很無聊且很滑稽!
在現在的中國,現實非常的殘酷,「憲法」和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不能真正的民主,面對精英和代表們給你的、不知道是否公正民主的「憲法」,討論「憲政」,諾貝爾獎的委員們,你們認為還有必要嗎?
探尋當前社會矛盾頻出的根源,是社會「公正」的缺失。公正,是公眾認為正、方為正,是人類群居的基礎,是人類社會的維繫;公正,是講社會取向、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講每一個人對社會、對他人應持的態度(顧曉軍語)。憲法有規定公民言論自由,你有嗎?不就是因為「公正第一」的缺失,憲法成為了擺設。
所以,社會成員都講「公正」,即「公正第一」實現之後,憲法才能是你、我、大家要的法,憲政才能真正的依法治國。
--- 無民主 2013-07-14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