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被抓 李源潮危矣
「據中紀委網站3月15日消息,雲南省委副書記仇和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仇和一個人走在一群官員前面,顯得倔強而落寞 王軼庶 攝上圖為2004年南方周末的專題文章《最富爭議市委書記》的配圖,題辭是「仇和一個人走在一群官員前面,顯得倔強而落寞。」 這張照片非常形象地反映了仇和在官場的處境。但彼時仇和「上面有人」,李源潮鼎力支持他,胡錦濤多次給予他的政績批示,這樣使這個這位改革開放以來最具有爭議的幹部,一路扶搖直上,從宿遷市委書記到江蘇省副省長,後來又被派遣到雲南省任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
在過去的幾年,我常常去昆明探親訪友,最近這次回國也到昆明了。本來打算將雲南官場的記錄作為我【回國觀感之五】,誰知道王書記的速度這麼快? 看來中紀委也是蠻拼的。
雲南省是我國最美麗的省份之一,也是官場貪腐、行政效率低下的區域。舉一個例子,政府為所有副省級退休幹部都在滇池附近蓋有別墅,據說裡面的有些樹木竟然是國外進口的,每棵樹價值幾十萬!帶我參觀的體制內好友說,我們省有還多個貧困縣,這種事情捅出去老百姓還不造反?!……我以為,相比財政富裕的江浙地區的同級退休官員,這裡的退休幹部安置更加奢華。這個說明,雲南老百姓不會造反,他們既沒有知情權,也沒有組織能力,能夠解決他們的基本生計,雲南就是穩定的。而江浙一帶的民眾素質高,常常嘰嘰喳喳,幹部相對收斂得多。
仇和在昆明的日子對官場的衝擊太大了。他在報紙上公布昆明市所有幹部的分工以及聯繫電話,供民眾諮詢和質疑。他在昆明實現跨越式發展,修建多條地鐵,道路堵塞,拆遷事件頻發,而且所有工地都標有責任人的姓名和聯繫電話,有些甚至是區委書記的聯絡方式。交通的不便,引起民眾怨恨;而官場責任與信息的公開化則導致昆明市各級官員的痛恨。他初到昆明的幾年,那可是民不聊生和官不聊生。這幾年昆明的變化日新月異,老百姓開始對他讚許,但昆明的官員們還是忌恨他,但又沒有辦法,他【上面有人】。終於,2011年底,仇和離開昆明市委書記的崗位,轉任省委副書記兼省黨校校長,但仕途還是高看,甚至有謠傳他出任山東省委書記。
這趟到昆明,我問雲南的朋友有關仇和的情況—我總覺得仇和的官場走向是中國改革開發的風向標之一,他們說挺微妙。回到北京和一位曾經在雲南掛職的老友聊天,他暗示仇和已經被抓住把柄了。我說仇和好像在女人問題和金錢問題上很清白吧? 他哈哈大笑,你們不是常常說我們「洪洞縣裡無好人」嗎? 他的下家商人已經在江浙滬一帶被控,據說是向某家族輸送幾百億的商業利益!!!但至今沒有公布,主要是看上面的博弈情況了。
如今,仇和被抓,李源潮危矣!
關聯博文:
馬伯庸:假如仇和是一個貪官+南方周末對仇和的專題報道--天涯論壇
yulinw:沒有幾個乾淨的~~
trunkzhao: 軍隊都千軍萬馬了,地方只能更甚。到那麼大的官,再拎個袋子,提個箱子,送幾百萬現金有點掉價,雙方都不沾手,你給別人利益,我給你官當,越來越文明了。
仇和
trunkzhao: 軍隊都千軍萬馬了,地方只能更甚。到那麼大的官,再拎個袋子,提個箱子,送幾百萬現金有點掉價,雙方都不沾手,你給別人利益,我給你官當,越來越文明了。
仇和
xqw63: 仇和曾經創造了一個「仇和現象」,媒體一致叫好,怎麼也進去了呢
澳洲吳言: 他是一個有缺陷的改革幹將,深得李源潮等賞識。弄他,一是因為他得罪很多庸俗不干事情的貪官;更主要是打擊李源潮,因為抓了很多李的部下,還是沒有整出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