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收回你生活的權利(五)——自我定義

作者:waveyq  於 2013-5-30 09: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心理健康|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情感的獨立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與父母完全切割,有的情況下可以,有的情況下可以不,這全在於我們每個人的選擇,就是說這不是一個必要條件。這意味著我們各自可以是自己家庭里的成員,同時有自己獨立的情感,父母有父母獨立的情感。

 

當我們各自感覺到可以自由地擁有與別人不一樣的(也可以一樣,但是基於自由),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為時,我們這就是在自我界定或「自我定義」。做父母的可能會不喜歡子女的做法和想法,但我們自己最終要接受這種因叛逆所導致的不舒服,這也一種從自己做起具體做法。我們也要忍受得住父母對我們的不舒服,而不急於為他們而改變自己。甚至有些想法與父母的相似或行為也符合父母的期望,但最根本的是自己做出選擇,並自由地同意或不同意。

 

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恣意妄為地對待他人的感覺和忽視我們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反之亦然,我們也不允許別人對我們的感情恣意妄為。我們必須尋找一個平衡,既照顧到自己也顧及到他人的感受。

 

現實中,沒有人可以100%把自己獨立出來,我們都是社會的一部分,沒有人能完全地脫離情感依戀,也很少有人願意這麼做。人是社會動物,要建立關係,就得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相互依戀。從這個意義上講,自我劃清界限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彈性。某種程度折中沒有錯,只要是我們自己的願望,自由選擇那麼做的就行。我們所要提倡的是保持情感的正直,對自己是真誠的。

 

有時自私是OK

 

有人沒有辦法堅持自己,因為他們混淆自我界定和自私。自私一詞很容易觸及我們內疚的按鈕,使我們對自私懼而遠之。

 

《「有毒」的父母 五》中文提過的那個15歲懷孕流產的女孩子,為了避免自私,在成年的生活中不得不生活在父母懲罰的情感地獄里。父母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她也委屈求全地答應,這也是導致與丈夫的關係惡化的重要原因。

 

當她來見我時候,我建議她利用這個機會面臨父母不合理要求,來進行自我定義。要她看到當前發生的混亂並不是孤立事件,這是她與父母互動的一貫模式,既不自覺地順從反應,以取悅和通融他們。我問她是否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時,有了以下對話。

 

「我不想父母再干涉我的生活,我不想與他們在一起,我太壓抑了,我不是得罪這個就是得罪那個,我都不知道怎麼辦!」

 

「看來你知道你想要什麼,你能告訴你父母你想要什麼嗎?有的時間說『不』會怎麼樣?」

 

「那樣聽上去太自私了吧?我一直被教養的要做一個好人。」

 

「有時自私是OK的。如果你對自己和對父母一樣好,可能你就不需要來見我了。可是你對誰都好,唯獨對自己不好。」

 

「所以我感覺很不好?」

 

我們很多人對父母的反應都是自動化的,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傾聽自己的心聲,不需要探索其它選項。人經常在感情受到威脅和攻擊時是反應最強烈的。這種反應可以發生生活中很多關係中情人,老闆,孩子或朋友。但最經常也最強烈的是發生在與父母之間關係上。

 

當我們還是那種自動地反應,我們還依賴於他人的贊同。只有別人贊同我們的時候才讓我們感覺好。如果有人不贊同或批評我們,我們的反應就遠遠超出實際事件所引起的反應,我們把任何一個小的建議當成人身攻擊,受到一個小的建設性批評當成個人的失敗,沒有他人的贊同就很難維持基本的情感穩定。

 

當我們還是那種自動地反應時,我們通常是這麼說:「每當我媽媽告訴我應該怎麼生活時,我都要發瘋了」;「他們很知道怎麼按我的按鈕,一旦他們這麼做,我就失去控制了」;「我一聽我爸爸的聲音,我就來氣」。當我們還允許情緒還是那麼自動的反應時,我們等於放棄了對自己的控制,把自己的控制權交到他人手中,別人具有莫大的權利來控制我們。

 

響應與反應的區別

 

與反應相對的是響應。當我們是響應時,我在感覺的同時也在思考,我們知道我們的情緒,但是沒有讓它們來衝動地驅使我們的行動。

 

響應還使我們維護我們的自我價值,不管父母說我們什麼。別人的想法和感覺都沒有辦法把我們拖進自我懷疑的泥坑了。我們將看到新條理和選擇,我們的視野和方向感沒有被衝動的情緒所淹沒。響應能讓我們重執掌生活的方向盤。

 

比如說那個女孩子,她對自己的定義都是來自於父母多年的灌輸,比如自私,忘恩負義,壞等。她也花了多年時間把這些負面形象內化了,也就是無意識接受了這些定義,並自己也無意識地認為是這樣的,甚至成為她的一部分,不是那麼容易分離的,所以變化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剝離內化了的負性的「自我」要一個過程。需要經過反覆不懈地練習和實際。

 

非防禦策略

 

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人教過我們非防禦的策略,一般很少,所以做起來並不容易。我們需要學習和練習。可能很多人以為要在衝突中不防禦就是表現軟弱,別人會得寸進尺,實際上恰恰相反。如果我們能保持冷靜並臨陣不亂,那麼我們擁有難以想象的力量。

 

大家都聽說過「呆若木雞」典故吧,也就是說到最高境界時,就是採用非防禦策略。具體典故請見文末附錄。

 

下面是一些非防禦響應的例子,可以用於日常應對:

*噢?

*噢,我知道了

*很有意思

*你有權保持你的觀點

*我很抱歉你不贊同

*讓我考慮一下

*為什麼不能等你不這麼傷心時再談這事

*抱歉你感到受傷(傷心,失望等)

 

在使用之前的反覆練習很重要。我們可以想象父母在面前說挑剔或中傷的話,我們要大聲地非防禦地與他們對話,上面的方式可以試著使用。我們要記住,爭吵,抱歉,解釋甚至試圖讓他們改變想法時,你都是把自己的權利交給他們。如果我們用非防禦的方式響應,我們什麼都不要,就是無所求;無所求就沒有誰能拒絕我們。這也是俗語所說的:「無欲則剛」。

 

一旦我們很舒服地使用非防禦去響應,當我們不苟同父母時,就可以用這些策略去應對了。我們可以從情緒不是那麼激動時開始。不要怕反覆,不要怕犯錯誤,熟能生巧,習慣成自然。

 

 

附: 《莊子》中呆若木雞"的典故

  有一位紀先生替齊王養雞,這些雞不是普通的老母雞,而是要訓練好去參加比賽的鬥雞。

  紀先生才養了10天,齊王就不耐煩地問:養好了沒有?

  紀先生答道: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

  過了10天,齊王又來問,紀先生回答說:還不行, 它們一聽到聲音,一看到人影晃動,就驚動起來。

  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了,當然還是關心他的鬥雞, 紀先生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

  10天後,齊王已經不抱希望來看他的鬥雞。沒料到紀先生這回卻說:差不多可以了,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準備好了。其他雞都不敢來挑戰,只有落荒而逃。

  這便是呆若木雞的出處。

  原來,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其實可以斗,可以應戰,可以嚇退群雞。

  活蹦亂跳、驕態畢露的雞,不是最厲害的。

  目光凝聚、紋絲不動、貌似木頭的雞,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敵人望風而逃。 木雞不易得,養雞人知道。武林高手難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雞,這是鬥雞追求的境界。不是驕氣,不是盛氣,最終是一分獃氣。

外表的活潑、逞強、伶俐,都是好的,但是還不夠,還需要不斷地磨練,把浮躁和妄動 收斂起來,把力量凝聚於內,看似獃獃的、無啥稀奇,可是那些存心挑釁、爭先恐後的鬥雞,碰到一動不動內蘊真氣的木雞,卻根本不得近其身,對方還未出手,自己先就嚇破膽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04: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