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道德文章,台下男盜女娼。」貪官們不但貪財、好色,而且「貪譽」,更善於裝廉表演,可謂既要做婊子又要樹牌坊。每一個落馬的中國貪官,除了搜出家裡隱匿的巨額賄賂和一大串醜聞惡行,還能搜出苦心編織的榮譽光環和一大串廉政名言。他們把好話講盡,也把壞事做盡。貪官級別愈高,廉政名言也往往愈感人肺腑。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經常諄諄教誨下屬:「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永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原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成克傑更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想到廣西還有一百萬人沒有脫貧,我這個當主席的是覺也睡不好呀。」
原浙江省紀委書記王華元,東窗事發前兩天還在反腐倡廉大會上慷慨陳詞:「反腐倡廉是全社會的事。公開是監督的前提,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原泰安市委書記胡建學解讀的更有學問:「『錢』是什麼?『錢』就是兩個持『戈』的士兵守著金庫,伸手就要被捉。」原雲南省長李嘉廷的表態幾乎要讓人落淚:「我最大的心愿是在未來5年內解決尚未解決溫飽問題的160萬人口的貧困問題。」原上杭縣女副縣長羅鳳群則直接對燈發誓:「我若貪污一分錢,就將我開除黨籍;我若受賄一分錢,就將我槍斃。並可一直槍斃到我的孫子。」
原遼寧省副省長、瀋陽市市長慕綏新,上任時帶領新班子人員宣誓:「依法從政,廉潔奉公,牢記宗旨,報效人民」,贏得了全場代表的起立、熱烈鼓掌,後來卻因巨貪被判了極刑。原河南省交通廳廳長曾錦城,不但宣誓,還向組織寫過「血書」:「我以一個黨員的名義向組織保證,我絕不收人家的一分錢,絕不做對不起組織的一件事!」可是「血跡未乾」,他卻因貪入獄。
「角色轉換」最迅速的,當屬原安微省阜陽市市長肖作新,就在慷慨激昂就職宣誓「要堅決懲治腐敗現象,嚴厲查處貪污賄賂、弄權瀆職、敲詐勒索、以權謀私等不法行為」的當晚,這位新當選的市長竟以另一副嘴臉,笑納了祝賀他榮升的40多個紅包,總金額達近百萬元!一輸一個億的公款,有「澳門豪客」美名的原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宗海,曾「動情」地說:「為了更多的百姓不穿草鞋,過上好日子,我寧願自己永遠地穿草鞋。」原深圳市市長許宗衡言之鑿鑿,信誓旦旦:「不漂浮、不作秀、不忽悠」,承諾「不留敗筆、不留遺憾、不留罵名」,「要做一個清、民、勤、思的市長,即一個清廉的市長,一個有愛民之心、傾聽民意、關注民生、為民解困的市長,一個勤勉、勤政的市長,一個對城市發展重大問題有思想的市長」。「我做官從來沒有想過撈什麼好處,權力對個人來講就是一種責任,我堅信我能履行好我的責任!」
看來官場不只是個傳說中的名利場,也實實在在地是一個「藝術舞台」,你方唱罷我登場,總是忙得個不亦樂乎。在台上要求屬下慎獨、慎初、慎微,在台下自己卻在泡情人、嫖娼,收受錢物。官員的我和生活的我,公開的我和隱形的我,相去越來越遠,人格嚴重分裂,講一套做一套,公開一套背後一套,簡直成了「兩面人」。人格分裂是自己陷入泥潭不能自拔的一大成因,一旦人的道德、理性淪落到「兩面人」的境地,出現問題就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