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滿洲復國主義」的萌動-「閻崇年疑案」初探

作者:北國風光  於 2013-5-27 17: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閻崇年遭掌摑事件已經過去兩月有餘,閻崇年除了做過一次所謂的「澄清」之外,再不露面,蹊蹺可疑。而當我們經過深入的思考和回味之後,就會發現更多的謎團已經浮出水面。

  閻崇年「正說清史」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正說清史」?

 閻崇年有什麼背景?

 網上流傳的閻崇年語錄是真是假?閻為什麼至今不追究?

 閻崇年總結的努爾哈赤十大功績有何深意?

 主流史學家和政府的態度如何?

  

 效仿百家講壇,本文也來試著揭密「閻崇年疑案」,不糾纏閻崇年觀點的正誤,本文只是對其思維的角度、動機做一番探究。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好的答案。

  

一、何為閻的「正說清史」?就是以清遺的立場「說清史」

 何謂「正說清史」?閻崇年的所謂「正說清史」,就是站在滿清統治者的立場,談滿洲的興起、征服和興衰史。所以在他眼中滿洲統治者沒有罪,最多不過是過錯,而這個過只是不能讓滿清統治長治久安,延續萬年之過。

 就以他曾指責過的多爾袞為例,閻崇年說:「其(按:指多爾袞)過概括為「六過」,即「六大弊政」「剃髮、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注意:這六條在閻崇年眼裡不是暴政,而是弊政,如何弊呢?「擾亂社會秩序,破壞中原經濟,挫傷漢人情感,帶來嚴重後果。」揚州十日呢,閻評論道「多爾袞違背皇太極對漢人的政策,殺人過多,是其重大錯誤。」究竟是什麼重大錯誤?什麼嚴重後果呢?閻接著說道:「200多年後,辛亥革命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就是對這些政策的不滿與反抗。」 無論是屠殺也好,弊政也好,在閻嘴裡都不是罪而是「過」,其所以是「過」,是因為日後被狹隘的漢民族主義利用,導致滿清政權被推翻。

 為什麼閻說是弊政而不是暴行或者說是暴政,還荒謬的把屠殺說成是文化衝突。原因還是從他的心態說起,以他的皇民心態,殺不殺人、殺人多少不重要、無辜百姓是否遭殃也不重要。滿清政權鞏固不鞏固,能不能流傳萬世才重要,他所提的滿清統治者的這些錯誤,是統治方法、策略方法不當的錯誤。他從來不肯講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廣州大屠殺之類的暴行。提到揚州十日的危害,他認為這次屠殺不好,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後來成了孫中山發動「反滿革命」的借口,埋下了禍根,不划算。然而,對於康熙平定三番之亂,殺吳三桂而牽連數十萬人,閻崇年就百倍讚賞了,他稱讚康熙英明,斬草除根,做得好、做得對。

 如果不信,可以再去讀讀閻崇年總結的多爾袞的六大功績,更是從奠基滿清政權角度來談其功勞。對於滿清政權的閉關鎖國,閉塞民智,閻崇年的看法更是另類,他遺憾的是滿清政權喪失了圖強維新的八次機遇。

 從這個理由出發,我們就可以理解閻崇年為什麼從來不痛斥努爾哈赤的暴行,比如他說:「他也有錯誤,也有缺點,晚年也犯了很多的錯誤,譬如說強行從遼西遷民到遼東,譬如說屠殺了一些漢族的儒生,譬如說佔了漢人些房子,譬如說實行「計丁授田」,佔了些漢人的地等等,但是我們要歷史地看這些事情,既看到努爾哈赤有錯誤的一面,也要看到努爾哈赤有功績的一面。」

 從來沒有人把屠殺說成是錯誤而不是罪行,這不是什麼輕描淡寫的問題,這和日本右翼把侵略中國,南京大屠殺說成是進入,說成是和諧共榮,並無區別。

 閻崇年以一個滿清遺民的心態看待歷史,處處維護滿清統治者,當你們看到他痛罵道光喪權辱國時,千萬不要誤解了,在閻看來,從滿清愛新覺羅家族來看,道光就是一個敗家子。他為滿清政權從此一蹶不振而痛苦。鴉片戰爭,他痛惜的是皇家園林圓明園的被焚毀,竟然為此而流淚。

  我們奇怪的看到「清十二帝」當中,最有講頭的溥儀,閻崇年卻很少講,溥儀這個搞分裂的賣國賊,在滿清遺民看來是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其心可鑒。溥儀在東北搞滿洲國14年,是不得不掩口的禁區。當然滿獨成事後,他當然可以再改過來,把那段歷史加進去。

二、何為閻的「正說清史」?就是以滿洲人立場重建「國史」

 或許人們對閻崇年的稱頌的清朝十大貢獻,覺得很怪異。比如閻所稱的這條「創製滿洲文字。」根本不像一個歷史學家的總結。但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從滿洲人的立場來理解,各種疑惑就會迎刃而解。再結合閻崇年吹噓的努爾哈赤的十大貢獻,綜合領會,「閻說滿洲史」就暴露無疑了。

 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李治亭評價《清朝十二帝正說》,對閻崇年吹噓努爾哈赤進行所謂的社會改革「計丁授田」和「編庄」提出質疑:「所謂「計丁授田」,並非真正實行「均田」。努爾哈赤進入遼東後,將該地區因戰爭而荒蕪的無主地,首先分別授給各駐守當地的八旗滿洲貴族及其士卒,而在戰爭中被擄的大批漢人,一在其滿洲王公貴族包括將官之家為奴,一在其莊園-拖克索,供其役使。連清人也承認:「國初時,浮掠遼瀋之民,悉為滿臣奴隸。」(《嘯亭雜錄》)」。

 所謂「編庄」,規定滿漢人合居一處,要同吃、同住、同耕。實行此「三同」,滿人為漢人所供養,漢人備受欺淩,直接被與之「三同」的滿人所剝削。編入此庄的漢人成丁就成了他們的奴隸,因不堪忍受奴役,故引發大批庄丁逃亡。這證明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努爾哈赤進入遼瀋後,推行民族奴役的政策:編入此庄的漢人成丁就成了他們的奴隸,因不堪忍受奴役,故引發大批庄丁逃亡。正如《清太宗實錄》所載,滿洲大臣直白:「昔太祖(努爾哈赤)誅戮漢人,撫養滿洲。」連清太宗也說過:「我國將士向來騷擾遼東民人。」一個先進的遼東地區,行此落後的制度,這哪裡是「推進社會改革」?作者稱:努爾哈赤制定了「民族和解政策」。看看事實,哪裡有「和解」?努爾哈赤晚年,民族矛盾尖銳,到處都有漢人的反抗,國勢岌岌可危。」

 李治亭說:「 更為離奇的莫過於說:「遷都瀋陽後」,「瀋陽及遼河地區的經濟與社會得到全面開發與迅速發展」,還「帶動了東北地域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這是事實嗎?自努爾哈赤發動對明戰爭以來,遼東、遼西先後闢為戰場,努爾哈赤每攻下一城,必屠城殺戮與搶掠,撤走時毀城,夷為平地,如撫順、清河、開原、鐵嶺、廣寧等,都變成一座座廢墟!……在作者的筆下,遼河流域,一片光明,和平安寧。如此歪曲歷史,莫此為甚!」

 作者不顧歷史事實,把戰爭殘破的經濟說成是「全面開發」、「迅速發展」,甚至奉努爾哈赤為「近代遼河流域、瀋海區域經濟」開發的「創始者」!這是作者的又一大「發現」?簡直是聞所未聞之奇事!」

 李治亭所言,自稱治學嚴謹的閻崇年不可能不知道,那麼,閻崇年何以得出如此古怪的結論,唯一的解釋就是:努爾哈赤聯合蒙古,滿蒙聯盟,在瀋陽及遼河地區分裂割據建國,共同奴役被掠漢人,如果站在滿洲建國的角度看待這段歷史,那麼努爾哈赤順理成章就成了實行社會改革、民族和解和全面開發經濟,「近代遼河流域、瀋海區域經濟」的「創始者」!。在閻崇年讚賞的努爾哈赤滿洲國之內,漢人非國民,本在滿洲之外,怎能摻乎進努爾哈赤的社會改革,民族和解。

 閻崇年對康熙讚頌道「康熙對臣民強調要實行『仁愛』。仁愛』是儒家基本的政治理念。康熙繼承了儒家為政『仁愛』的理念,並在施政過程中加以實踐。」然而,對老百姓而言則是飽受康熙暴政之苦,就以「禁海遷界」而言,當時的描述是「令下即日,挈妻負子載道路,處其居室,放火焚燒,片石不留。民死過半,枕藉道塗。即一二能至內地者,俱無儋石之糧,餓殍已在目前。……」這哪裡有一點仁愛的影子。對於吳三桂等漢人政敵,康熙則是斬盡殺絕,免留禍患。 康熙仁愛嗎?如果這種「仁愛」只是針對滿洲人而言,那又的確是事實。比如康熙對有篡位野心的鰲拜擒獲后寬大處理,免死禁錮。

 何為康熙之仁慈?對滿洲人來說,對滿清貴族來說,這康熙怎麼可能不仁呢?而中國老百姓又何曾在「仁慈」的範圍之內呢?

 又比如:中國的朝代興替總是一個朝代滅亡跟著一個朝代開始,史學界通例是舊朝代統治被推翻,新朝代才開始,秦、漢、三國,以下到元、明,都是同年。這標誌著中國歷史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如果一個朝代滅亡,新朝代並沒有建立,出現的是分裂狀態那才另說。而閻崇年等清史專家卻不按這個規則,將清朝從1616年後金建立算起,而不是從1644年明朝滅亡,滿清定都北京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什麼這樣?這隻能讓人懷疑他們是從滿洲國史的角度看待滿清這段歷史,而不是從中國歷史的角度看清朝。

 再者,既然閻崇年把滿清定為296年,努爾哈赤父子東北分裂割據也算作清代,憑什麼不把溥儀在東北裂國也算作滿清,建的都是滿洲國,一脈相承。既然閻崇年認為不應該稱「張勳復辟」而是「溥儀復辟」,這樣說來閻更在乎的是名分而非實際。那麼為什麼又不敢明說偽滿洲國就是清代之延續,為什麼不揭密偽滿洲國時代的明君溥儀。

 在耳光事件爆發前,大漢之風曾問閻崇年:「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幾乎都打著均貧富的旗號,為何滿清時期打的旗號卻是反清復明?康熙、雍正、乾隆等人均稱自己非中國人,你如何解釋?慈禧保滿清不保中國,你如何解釋?」對此,閻崇年以三個條件作為門檻,拒之門外。

 閻崇年利用央視不是講學而是佈道,是布滿洲復國之道。當然不允許質詢和討論。也無法回答大漢之風這樣的問題。他的所謂三個條件,完全是借口,李治亭滿足他三個條件,又何曾見他答覆呢?

 三、與滿獨網站明暗表裡,遙相呼應

 一些滿族論壇,號召學習猶太人,以建立「滿族自治區」為目標,在站內都自稱自己是滿洲人。「滿洲」既是族名也是地名,還是「國名」。對於不明真相的外人而言,很容易就被他們矇騙,認為「滿族」等於「滿洲族」,但是就他們在論壇上發言所自稱的滿洲人而言,絕對是有后兩層意思在內。是區別中國人而存在的另一個民族,另一個國家。

 早在05年前,閻崇年就和鼓吹滿獨的某網站勾勾搭搭,該網站曾登過其站長和閻崇年的合影,還有題詞。該網站以鼓吹滿獨為宗旨,該網站曾經赫然列著「猶太民族,以色列國研究」板塊,「設立滿族自治區」板塊,主題是「滿洲人的論壇」。宣稱:「我們走的一小步,就是滿洲民族走的一大步」。意圖昭昭。這樣一個網站,收羅了一大批滿獨分子,他們把閻當作精神領袖。該網站因為宣傳滿獨過於赤裸裸,在07年一度被國家關閉。重開后,態度隱蔽了不少,但是搞滿獨的目標仍然沒有改變。

 而在閻也曾在公開場合號召學習以色列,學習猶太人,與其遙相呼應。

  滿洲民運人士額爾登布曾寫詩謳歌閻崇年。

 讚美史學家閻崇年先生!

  文曲精英閻崇年,宏揚正史熱空前。

  諸皇勤奮為華夏,列祖功勛比泰山。

  開土拓疆羞漢帝,修文講武唱春天。

  江山一統行仁孝,浩蕩清風滿世間。

  

 四、難以澄清的「網路流言」

 有網友發現搜狐網公布的所謂的「人合」、「天合」、「地合」、「己合」幾首復辟滿洲的反詩,本是額爾登布的傑作。雖託名閻崇年,也正符合閻崇年滿清興起的所謂「四合」論調, 其中一首還登在搜狐邀請閻做《中國古都北京》講演首頁上,這些東西至今還在。

 百年恥辱刻懸刀,稱我蠻胡恨不消。

 擴地開疆因聖祖,榮華建國賴清朝。

 八旗鐵驥還激烈,滿族雄心未動搖。

 經濟復興需努力!龍旌指日滿天飄。

  

 這些都來自於讀書頻道「閻崇年作客搜狐」 (2008年01月22日 )

 同時,搜狐還專門放了一頁閻崇年個人簡介

  其中一首 「人合」寫道:

  銅琶鐵板眾歌清,振滿興華龍捲風。

  洗腦柔如刀剃髮,旗服溫替武屠城。

  圖強廣友新三貴,為國勤師老范生。

  凡我族人須努力,錢神護佑築天京。

  

 其中,還有一段故意歪曲引用《晶報》的報道,閻說:「我剛錄完的一講《明亡清興六十年》里談到皇太極5次帶兵殺入關內。其中有一次就擄掠「人牲97萬頭」,把中原百姓與牲口放在一起計算。這對於當時新興的清政權來說當然是喜劇:擴大了影響,為入關增加了經濟基礎;對中原百姓來說肯定是喜劇:民族融和,康乾盛世。」

  閻在《晶報》是這樣說的:「對中原百姓來說肯定是悲劇: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歷史是在多維中發展的,很難說悲,也很難說喜。」

 這幾首反詩,包括這些瘋狂言論,之後並沒有引起媒體關注引起反彈。得寸進尺,4月24日,更惡毒的言論出現在官方網站大河

 剃髮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種交流形式,不能上綱上線。

 文字獄有它的歷史局限性,雖然制約了一定的思想靈性,但起碼維持了社會穩定。

 清軍入關更多的是促進了民族融合,其中造成的某些局部的破壞是不可避免的。

 禁海策和閉關令是有明顯的進步意義的,因為這維持了意識形態的穩定。

 滿清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中國人永恆的驕傲,原因有三:首先,它促進了民族融合,否則,中國還是單純的漢本位國家,這對中國的歷史發展是有阻礙的;其次,它傳趁了中國文化,否則,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將遭受滅頂之災;最後,它保持了社會穩定,否則中國人口基數和經濟資源將大大流失。

 請不要侮辱我們的滿清,否則是侮辱我們自己!我們不能對不起先人,而要繼承和發揚先人的遺志!

  ……

  

 這些引起極大爭議的痴語,的確難以想象出自一個公眾人物,但也難以想象兩家權威網站先後會以同樣的方式嫁禍於人。既便閻崇年真是遭人陷害而誤登,但更不可思議的是:長久以來,閻崇年對此卻不去追究和更正,類似的語言在鼓吹滿洲意識的滿洲人論壇上卻不鮮見。造成一種事實就是閻在故意縱容這些言論以他的名義散布。

 為什麼閻從不出面解釋更正,還從來沒有一個名人願意被媒體如此歪曲觀點,還從來沒有一個名人願意招惹不必要的誤解和斥罵。既便如他所說從不上網,但是親屬、朋友、粉絲不會不上網,不會聽不到議論,更不會讓「閻老師」背這沒來由的黑鍋。這真是匪夷所思,百思難解。但是,如果我們把這當作「滿洲復國」要爭取輿論同情、理解、支持必走的一步時,就好解釋了。

 勝者通吃,閻崇年既然以滿洲統治漢族角度來看待這段清史,當然有權要求我們感謝康熙沒有消滅漢語,還傳承了漢文化。他說:「如果當時的清朝政府要求所有的漢人都必須說滿語,必須學習滿族文化,必須用滿語去進行科考,那,現在的歷史就是另一說了。」他認為,清朝皇帝並沒有強制推行滿族文化,相反還積極地學習漢語,如乾隆修《四庫全書》,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都是有功的。

 所以,中國沒有徹底滅亡,中華文化沒有消失,漢人應該感謝滿洲皇帝。那麼,漢人又該如何對待復興滿洲文化乃至復興滿洲國呢?

 有人問,閻崇年不怕被追究嗎?當然不怕,閻崇年早做了兩手準備。閻崇年在新浪至少開過兩次博克,后都因網友罵聲一片而關閉,第二次開博,新浪在新聞首頁醒目介紹,隆重推出。然而對於閻崇年而言,開博意味著必須面向網友的質疑,這對於他來說根本無法承擔,他的博克無法更新,完成首次宣傳效果后就失去價值,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后,他就通過百度閻崇年吧、紀連海吧宣布:「閻老師從不上網,那些博克是有人託名開的假博克。」之後就是關博。搞這種把戲,玩網站於鼓掌之間對他而言已經是輕車熟路。因此對「網路謠言」,他早已有「闢謠」預案,有持無恐。在「掌摑事件」后,大漢之風已經被被處罰之後,閻崇年又對媒體表示:「一個年輕人,如果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處理可輕可重的時候,還是從輕處理吧。」可是據辦案民警說:給以大漢之風雙頂格處理正是在閻崇年的強烈要求下做出的,閻操作媒體的技巧可見一斑。

 掌摑事件后五日,閻崇年提供給法制晚報一份「粉絲」從他書中整理的「筆記摘錄」,他說:「這些所謂的「語錄」、詩詞、博客等等,根本是捏造的。」很輕巧的用一兩本書就否認掉他在其他場合的所有惡劣言論。然而,他本人並沒有對這些「語錄」表態。事實上,就前文所述,閻的書中觀點構不成對這些語錄意思上的否定。但是某些輿論如獲至寶,聲稱那些「語錄」是「連斷章取義都談不上的誣陷」。可惜,幾個主要網站不吃這一套,不怕惹官司,仍然把「閻崇年語錄」羅列出來供網民選項!!?

 五、兇殘的滿洲種族主義

 閻崇年有一次說到明朝地方政府鎮壓女真部落的反叛,聲淚俱下,控訴道:明朝軍隊在戰爭中殺死董山部落500餘人是種族滅絕,因為這個民族人數太少。但是努爾哈赤屠殺葉赫部則是統一女真民族。在這種語言氛圍下,民族的認定,民族的大小,民族的範圍都根據需要而定,「種族滅絕罪」這樣的滔天罪行就這樣給輕巧的按上,從而煽動起民族仇恨。

 而他對揚州十日的認識卻是:這是民族融合必經的代價。屠殺八十萬不是種族大屠殺,而戰殺500人就是犯了種族屠殺罪。可見,凡是以民族的視角看待歷史問題都必然導致這種殘暴的種族主義論調。

 閻崇年曾說:「皇太極5次帶兵殺入關內,……歷史是在多維中發展的,很難說悲,也很難說喜。」閻崇年把明清戰爭看作自古以來的滿漢戰爭,看作未來的滿洲國同中國的戰爭,這種喜劇悲劇論就顯得尤其深刻。

  又比如,閻崇年的《康熙大帝》第六集「削平三藩」。

 其中旁白說道:「吳三桂為首的三藩所發動的這一次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在康熙皇帝的堅強的決心之下,罕見的鎮定之中,終於被平定的時候,我們究竟可以從這位年輕的康熙皇帝的身上,汲取怎樣寶貴的人生經驗呢?」  

 閻崇年:「經過八年的平叛戰爭,吳三桂是敗局,康熙帝是勝局,有些什麼歷史經驗可以考慮?我覺得有三條可以考慮:一是不留後患。你看康熙20幾歲啊,他很堅決,對吳三桂是斬盡殺絕,不留後患……」

 吳三桂兵敗,康熙開始了瘋狂的屠殺:吳三桂一族,無論是襁褓中的嬰兒還是老弱的婦孺,不是被凌遲,就是被砍頭;其部屬及其家眷、親屬數十萬人,或死,或沒官為奴,或被流放,世世代代遭受奴役,非辛亥革命,永世不得翻身……

 吳三桂親屬再多,至多不過百人,而閻崇年稱頌的斬盡殺絕,不留後患,竟然要屠殺、奴役數十萬人之多。稱之為「寶貴的人生經驗」。

 同樣殘暴的屠夫心理,在滿網上比比皆是,有詩為證。「金戈鐵馬入中原,一統漢家三百年。八旗鐵蹄映冷月,踏遍江南兒女血! 」這詩曾是滿網的開篇寄語。

 六、「路線圖」和泛滿洲意識的勃興

 閻崇年總結的努爾哈赤這些所謂的功績,不僅一般網民覺得不可思議,就連專業搞清史的都認為是荒唐。

  閻崇年所說的努爾哈赤的十大貢獻是:

  1.統一女真各部。

  2.統一東北地區。

  3.制定滿族文字。

  4.創建八旗制度。

  5.促進滿族形成。

  6.建立后金政權。

  7.豐富軍事經驗。

  8.制定撫蒙政策。

  9.推進社會改革。

  10.決策遷都瀋陽。

 

 李治亭評價「統一女真各部」、「促進滿族形成」、「制定滿族文字」這三項功績時說:實則就是滿族形成的一件事。統一女真各部,重新凝聚,以創製新文字為標誌,才使新的民族共同體-滿洲得以成立。換言之,滿族之形成,恰是女真諸部統一的必然結果;沒有其統一,也就沒有滿族。二者互為因果,不能割裂。作者硬是把一件事給分解為三,以湊足「十大功績」。

 「統一東北地區」,為閻崇年總結的努爾哈赤「十大功績」之一。李治亭說:「本來努爾哈赤並沒有統一東北,又強加給努爾哈赤的這一段話,純屬張冠李戴,成了無稽之談!」 李治亭還說:作者歸納努爾哈赤對蒙古實行「編旗」的八大政策,很多項並無史實根據,卻是將其後帝做的事又移植到努爾哈赤的名下!  

 諸如「建立後金政權」、「制定撫蒙政策」、「豐富軍事經驗」、「遷都瀋陽」等,何須以「功績」論!因為這些與歷代創業之君所行相類,努爾哈赤並無特別之處。在作者評出努爾哈赤「十大歷史功績」中,其「推進社會改革」最具社會進步意義。在作者看來,努爾哈赤「創立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制」,即「貴族共和制」;經濟上實行計丁授田、按丁編庄、奴隸制田莊轉化為封建田莊等,都是實行「社會改革」。事實並非如此。如果說,在女真(滿族)社會內部,建國家,定製度,應看作是女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進步。但是,他把上述制度和做法帶到發達的遼東漢人聚居的農耕區,實則把遼東社會拉向倒退。所謂「貴族共和制」,無疑保留了原始軍事民主制殘餘,可以看作是女真(滿)族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但進入一個發達而先進的遼東地區,仍行此制,不能認為是先進的制度,與明制相比,顯系原始而落後。」

 李治亭說:「我本無意於閻崇年之學術,況且學術差錯、失誤難免,不必大驚小怪。但其謬論之多、錯誤之嚴重,為多少年來史學界所罕見!而其本人對此毫不在意,蔑視學術界。眼下又「正說」《清興明亡六十年》,故伎重演,繼續以想當然的唯心史觀傳播錯謬,如此下去,豈不搞亂了清史!以假當真,以次充好,既敗壞了學風,又敗壞了民風。有鑒於此,不得不略為指謬,也期待閻崇年先生有所反省。」

 這些所謂的功績,文不對題、張冠李戴、連拼帶拆根本不符合學術規範。就連專業搞清史的都認為荒唐,然而我們好好想想,如此荒謬,怎麼惟獨他能想出來。觀察其總結角度是大有深意的,其深意在於古為今用,是對興滿建國的經驗總結,更是實施滿洲復國的「路線圖」。

  戴逸、馬大正、李治亭一夥清史編撰委員會的權威人物,雖然對「滿清入關」、「康乾盛世」顛倒黑白,大唱讚歌,但這是出於「統一神聖論」而站在實用主義立場上,他們和滿獨還是水火難容的。這篇文章表明清史專家們的立場,也是在切割同閻崇年的聯繫。

 包括影視作品中令人作嘔的對滿清統治者歌功頌德的辮子戲,地方上對滿清所謂「功業」的頌揚、搞的漢奸平反大鬧劇。有相當一部分情況都是與閻觀點雖然相似,但是立場並不同。閻崇年得以渾水摸魚,這是實用主義思維造成思想混亂的必然惡果。

 在中國,地域意識比民族意識強烈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這給搞地方割據提供充分條件。東北一帶地域意識尤其濃厚,這為滿遺們鼓吹泛滿洲人意識提供了土壤。一些人把滿清當作地方各民族混合政權,喜歡站在滿遺們的立場上看歷史。美國學者魏斐德寫的《洪業--清朝開國史》一書,論述從那時起滿清與其說是滿族武裝集團不如說是東北地區各民族聯合武裝的集團。在這種地域意識作用下,他們只有團體意識,沒有是非觀念,實際在認同一種「野蠻的價值觀」。他們在自己人和其他中國人之間劃了一個圈,所謂是非、善惡,首先要根據是圈內還是圈外。所謂「民族團結」種種託詞不過是他們維護圈內穩定,尋求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的借口罷了。這是一種很危險的自立意識,用安德森話說,這是一種共同的旅程,形成的是新的民族-「想象的共同體」。

 東北自古以來就是割據勢力最強大,外來勢力插手最多的地方。即便是近代仍然是野心家搞割據獨立的地盤,張作霖、日、俄、偽滿洲國,眼前又有日、韓虎視耽耽。是一處地方割據勢力、民族問題、外來勢力各種矛盾聚集的地區,極易在「外來壓迫和威脅之下」挑起自立意識。一旦有一天,他們把這個圈凌駕到中國這個大圈之上,形成滿洲意識之共識。那麼反分裂的內戰就必不可免。

 這幾年來,瀋陽等地是泛滿洲人意識泛濫的重災區。「紫氣東來」,「紀念滿清入關360年」,清十二帝銅像,「盛京明清大戰」,把「瀋陽銀行」改為「盛京銀行」等等,當地以弘揚清文化為名大搞滿洲人意識,有人提出「清文化非瀋陽莫屬」,「我們的祖先為這座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子孫後代應該永遠記住這段歷史,用他們的精神激勵後人。」

 對此,瀋陽當地人並非沒有異議,有一個帖子「修建努爾哈赤群雕是歷史的反動」寫道:「前市長現任市委書記陳正高先生在和國際大學生代表對話會上說得很好:「東北大平原的遼闊土地,造就了瀋陽人寬敞的胸懷。從歷史看,瀋陽人絕大多數耒自山東、河北。齊魯、燕趙文化彙集東北,形成了獨特的東北文化,也形成了瀋陽人豪放、大氣的性格。在我看來,瀋陽精神,就是敢想敢幹,奮發有力。」

 綜上所述,惡貫滿盈的反賊努爾哈赤,只能與其罄竹難書的罪惡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在瀋陽「修建努爾哈赤群雕」是讓我們認賊作父,是對瀋陽720萬市民莫大侮辱,讓我們無法面對被反賊努爾哈赤屠殺的祖先。」

  

  閻崇年在瀋陽演講時,要求瀋陽人感恩努爾哈赤,紀念努爾哈赤,閻崇年說:「後來瀋陽變成整個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經始者是誰?清太祖努爾哈赤。我有一次在瀋陽做一次報告,我說整個你們瀋陽人,都應該感謝清太祖努爾哈赤。今天瀋陽故宮評成世界文化遺產,要感謝誰?我說首先感謝清太祖努爾哈赤。」

 閻的所謂的四合論,當然樂見東北人意識的強化,挑動東北人和其他地方爆發地域衝突。好將其他民族綁架到一起共同恢復滿洲國,他絕口不提努爾哈赤、皇太極等人的種族主義暴行,他在樹立東北人滿洲人意識,這和滿獨網站的滿獨陰謀是一個路子。他宣揚的「清朝十大功績」、「努爾哈赤十大功績」以及「清十二帝疑案」都是講給「新滿洲」人聽的。所謂正說清史就是「滿」說清史,鼓動起地方民族優越意識,試圖將滿族和滿清王朝緊緊綁在一起,綁在滿獨的戰車上飛奔。這無疑又將給中國帶來一場災難。

  

 如此,我們再來看看閻的「仁愛」、「四合」、「十大功績」組成的復滿路線圖就清楚多了,其路線圖就是搞泛滿洲意識,團結東北地區可以團結的力量,促成新滿洲的形成,一致對外,以瀋陽為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建立政權,搞貴族共和制。勾結外部勢力,對非東北地區利用「民族政策」,利用人民的善良進行麻痹欺騙。豐富軍事經驗,對政治上的敵人、阻力,必要時候不惜動用殘酷手段予以堅決打擊。

 七、背景、反響和警覺

 從閻崇年囂張的幾年來看,其背景很厚,他的言論在網路爭議最大,然而這幾年主流媒體從來沒有質疑過,這和同是「百家講壇」紅人的易中天、于丹屢遭討伐截然不同。閻崇年一直在央視走紅,言論傳遍海內外。經年累月的宣傳,完全被群眾當作了主流聲音、政府的態度。要是沒有一點背景是不可想象的。

 掌摑事件后,輿論紛紛譴責,理由是文明社會觀點不容暴力來表達,尤其是萬衛控制的「百家講壇」那批名人特別積極。輿論都有意避而不談閻崇年的醜惡言論,搜狐、大河網上閻崇年的這些語錄至今還在,沒人來解釋,也不見有媒體去詢問和調查,成了「閻崇年耳光疑案」。大部分輿論追究原因,避重就輕都把事端歸咎於專家把持話語權引起草根不滿,是不是這樣呢?讀讀大漢之風的「我為什麼掌摑閻賊崇年」,「大漢之風做客天涯雜談答網友問」,其理由和動機已經說得明明白白了。

 然而,有人還不甘休,這部分輿論故意把閻美化滿清統治者一系列暴行的言論,美化滿清統治者屠殺奴役人民言論引發的抗議,轉成民族話題,轉成少數民族可不可以統治中國,漢滿之間的民族衝突該如何認識的問題,繼而援引民族政策來痛批「大漢族主義」,同時煽動起一些少數民族極端分子的民族情緒,造成民族對立。想把這樁是非引導到是否允許狹隘的漢民族主義向少數民族挑戰,用心險惡。這正是閻崇年實施「復滿活動」以來一直充分利用的輿論環境,無限度的擴張「民族政策」的適用範圍,無限度的發揮「民族問題」的威力。

 支持閻崇年的主流媒體勢力,主要是民族自由派,這些人背景和動機很複雜,魏英傑在南方報系的《新京報》連發兩文,要追究狹隘的漢民族主義者的民族分裂責任,在其地盤「關天茶社」傾巢而出,一夜之間調動起幾十支「自由筆」大批狹隘民族主義,聲勢浩大,一浪高過一浪。可笑的是這些所謂的帖子,都是從故紙堆里翻出來的,應一時之急稍加改動就派上了用場,冗長重複而對大漢之風的那篇聲明和對話卻又毫不涉及。

 在民族自由派的腦子裡,民族就應該自治甚至有獨立權,中國就是由各民族聯合而成的。中國既是各民族的聯合政權,怎麼能批判其中任何一個民族政權呢?一向以來,他們都有這麼一個古怪邏輯:批判滿清統治者就是歧視滿族,批判滿清就是否定滿族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打閻崇年就是打滿族,就是搞民族分裂。

 「掌摑事件」后,政府當局還是有腦子清醒的。 11月19日,《北京晚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清史不聞『文字獄』」,其中有這麼一句話耐人尋味,「既然我們的清史「專家」鼓噪「剃髮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種交流形式」,那麼你為何不「剃髮易服」,反而挾洋自重?」「挾洋自重」四字一向用於台獨、藏獨,論及閻崇年又有何隱情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11: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