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說說《說文》

作者:Draught  於 2017-3-12 09: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通用分類:詩詞書畫|已有4評論

《說文解字》,很多時候被人簡稱為《說文》。它是差不多最早的、也是很長時間裡最權威的一部文字學的巨著。這本書由東漢的許慎耗時20多年而成。

這部書在中國的古典學問中算哪一門呢?

乾隆時的《四庫全書》把天下的書分成經史子集四類。籠統而言:所謂經,就是古代儒學的經典著作,諸如四書五經等。所謂史,就是關於紀事、政書、時令、地理、職官等關於歷史的著作。所謂子,就是儒、墨、道、釋、法、兵、天文、術數等諸子百家的學問著作。所謂集,就是詩、詞、曲、文等著作。

《說文解字》屬於經學里的小學範疇。這裡的小學和現在的初級學校當然不盡相同,但是基本意思卻也差不多,都指的是初級階段的學習內容。劉歆的《七略》里說:「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可見古人也差不多八歲開蒙,而開蒙的第一步當然是讀書識字。讀書識字,深入明了古文字知識,是能夠準確無誤讀懂經典的基礎,也是以後所有學問的基礎。

所謂小學,在漢代只是文字學。到了隋唐,加入了音韻學。到了宋代,又包含了訓詁學。在此之後,還有加入蒙學和禮儀等。《說文》就是一部文字學的書。文字學的重點在追究文字的來源和本意,是字源之說。訓詁學則是側重文詞的應用,探究文詞的引申之意和在具體語境下的準確含義,所以也就自然包括語法和修辭方面的內容。

這本書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許慎在《說文解字敘》里說:「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這裡說的依類象形,應該不只是象形字,我覺得會意和指事等獨體字都應歸入此類。「字」則指的是形聲一類的複合字。

我們看「文」在《說文》里的條目是:「錯畫也。象交文」。大致意思是交錯的蹤跡和紋路。許慎在序言里也說,黃帝的史官倉頡看到鳥獸的樣子和足跡,認識到從這些特徵可區分不同的事物,由此受到啟發而創立了最早的象形文字。

「字」在《說文》里的解釋是:「乳也。從子在宀下,子亦聲。」這裡的「乳」,不是「乳房」的意思,而是「產子」的意思。比如《說文》條目里的「乳」是:「人及鳥產子曰乳,獸曰產」。所以這個「字」是個會意字。從「產子」的意義到專指「文字」,這裡的差別還是很大的,這個演變過程是怎麼來的就不清楚了,不知道是否有人就這個作過研究,比如對比不同時期甲骨和鐘鼎文字的形狀。

說文解字,就是要對這些文和字的來源進行解釋說明。

這本書的內容和組織如何?

《說文》創造性地把漢字按部首分類,共有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外還有異體字1163個。解說這些字一共用了13萬言之多。

《說文》原書已經失落了,但其中大量內容被以後的其他書籍所引用。可是時間久了,輾轉傳寫,難免遺漏妄添,甚至真偽相參,以訛傳訛。到了北宋的時候,徐鉉和徐鍇兄弟花大力氣做了校訂整理,另外增加了反切注音,也增加了一些註釋。徐氏兄弟的校訂本,是歷來公認的通行本。不過,他們採用孫愐《唐韻》的反切,和許慎所處的漢代的讀音應該有相當的差別。

六書的理論在許慎之前已經提出,比如前面提到的鄭歆。但是許慎深入闡發了六書理論, 以之分析漢字的構造和緣起。便於人們了解漢字的本源,從而也使得人們可以認識和解讀上古的文獻古籍。說文的條目,通常先列出該字的小篆,如果和古文不同,則在後面列出。然後解釋字的本意,再解釋字形、字義和字音之間的關係。

因為它以部首分類列字,在檢索上就有所不便。為了查字方便,後人在書後通常列有音韻檢索和筆畫檢索。

《說文》言簡意賅,許慎的註釋有時也不那麼容易看懂。所以,就產生了研究它給它做註解這門學問。清代時這門學問極盛。最受推重的有四大家:著《說文解字注》的段玉裁,著《說文解字義疏》的桂馥,著《說文句讀》的王筠,和著《說文通訓定聲》的朱駿聲。

舉例說明一個條目的體例:

這是從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上照下來的,關於「王」的條目。

首先列出了小篆「王」 字的寫法。

許慎的釋文用大字排版: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

然後列出了古文「王」 字的寫法。

雙行小字應該是二徐的註釋,因為註釋很明白了,段玉裁沒有再加註。

首先是注出「天下所歸往也」的出處是《白虎通》,然後注音說「王」和「往」同音。現在兩個字一個是陽平,一個是上聲,不知道當時的音調是否一致?存疑。

下一個註釋也是先標明出處是《春秋繁露》。然後點明說這句話是用來解說字形的。並且引用韋昭對《國語》的註解說,這裡「參通」的「參」是「三」的意思,不是「參禪」的「參」。

最後一個註釋,說明上面孔子的這句話是用來和前面董仲舒的話互相印證的。

《說文》和清代註釋的局限性:

作為一部字源學的著作,應該說離古文字的年代越近則越容易得到文字的本意。《說文》在這一點上有很大優勢。它離小篆時日不遠,對小篆的理解應該比後代的人更能得其真味。另外,許慎應該也看到了相當多的古代的鐘鼎文字,這都有助於對文字本源的理解。

許慎所沒有看到的,也是清代各位註疏家所沒有看到的,是文字更為早期的甲骨文。甲骨學的興起,由清代末期的羅振玉(雪堂)、王國維(觀堂)引領,然後郭沫若(鼎堂)、董作賓(彥堂)繼續開拓。這四名甲骨學的巨擘被人稱作「甲骨四堂」。甲骨文為漢字的本源提供了更早更準確的資料。

比如「王」,金文還可以說是三橫一豎的變形,甲骨文里則完全不再是三橫一豎了。所以有人就認為,三橫代表天地人的解釋是不準確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形狀,更像是站在地上的一個大寫的人,也有人說是代錶王權的斧鉞。

再比如「朋」,《說文》根據小篆的形狀,說成是從「鳳」字而來。鳳凰飛時,百鳥相從,所以引申為「朋黨」。可是根據甲骨文的寫法,應該是兩串貝幣,所謂「五貝為一系,兩係為一朋」,另外「朋」由此引申為「匹配」的意思,如「碩大無朋」。這樣,《詩經》中的「錫我百朋」,就是賜給我兩百系錢,而不是一百個朋友了。

還有上面提到的「乳」,《說文》說「乳」是人和鳥產子的意思。它根據小篆的形狀,說「乳」從「孚」從「乚」。並進而解釋說其中的「乚」是玄鳥的象形,是送子的象徵。《說文解字注》里說「卵即孚也」,用來解釋上面為什麼包含「鳥」產子的意思。這些其實都牽強附會了。因為從甲骨文可以清楚地看出,「乳」字的形狀就是一個跪著的女人給小孩餵奶的形象,根本和鳥沒有關係,所以本意應該就是「哺乳」,其它意思都是引申義。

題外話

《說文》也好,試圖譯讀甲骨文也好,都是需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沒有豐富的想象力肯定是不行的。可是光有了豐富的想象力還不夠,還要踏實做學問,從多方資料互相求證才行。做這門學問,恐怕最怕的是穿鑿附會。

記得在那兒看到,說王安石喜歡推究字的本意,說「波」是水之皮。有人就挑戰他說:那麼,為什麼土的表皮就成了「坡」呢?還有他說「篤」的本意是以竹子打馬,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所以才情深意篤。好像蘇東坡就嘲笑他說:如果以竹子打馬是情深意篤,那麼以竹子打狗有什麼可「笑」的呢?

另外,篆刻時通常會查《說文》。好處是知道了字的本意后,可以在不影響字源本意的情況下對筆畫的繁簡和形狀做些變通。篆刻的大忌是違背了字的本意。比如,「育」的上部貌似是個「雲」字,其實是「子」字顛倒頭來寫。篆刻時把上部寫成「雲」的變體就不對了。同理,下面是「肉」不是「月」。

最後,分享一個好網站:(http://www.zdic.net/z/)。這裡有v很多國學知識。其中的字典部分含有《康熙字典》和《說文》以及字源字形等,上面的例字就是從這個網站查出來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shen_fuen 2017-3-12 10:31
對讀懂易經很有用!
回復 琴瑟 2017-3-13 05:41
所謂經,指六經,更準確地說,是儒家認定(或者說孔子勘定)的古代經典著作,不都是儒家經典。
回復 Draught 2017-3-13 21:49
shen_fuen: 對讀懂易經很有用!
好像記得福恩兄研究易經。
回復 Draught 2017-3-13 21:50
琴瑟: 所謂經,指六經,更準確地說,是儒家認定(或者說孔子勘定)的古代經典著作,不都是儒家經典。
謝謝指正,你是對的,比如《易》就不是儒家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20: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