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哪些人飯後千萬別散步

作者:三水人生  於 2013-11-8 18: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精品轉載|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1評論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是千百年來健康長壽的諺語。而近年來,又有「要想活到九十九,請你飯後不要走」的說法。這兩種說法是對立的,使人們無所適從。其實飯後「走」與「不走」,應因人而異,動靜結合,適可而止,乃是上策。……

  「飯後百步走」科學不科學?

  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的血液供應,以進行初步消化。飯後適當休息一下,可保證胃腸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根據腦生理科學家的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漲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處於「飢餓」狀態。在短短十幾分鐘的進餐過程中,吃進去的食物根本來不及消化,就更不用提吸收了。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飯後百步走」適合哪些人

  「飯後百步走」並不適合所有的人,它只適合於平時活動較少,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這些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但至少應在飯後20分鐘后再開始百步走。飯後匆忙走動所消耗的能量,實際上是透支了進餐前的體能,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佈於軀幹、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此時要是緊跟著再做一些對靈敏性和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活動或工作,比如駕駛,則很容易導致不良後果。據美國保健學會專家的調查發現,許多車禍的發生與肇事者飯後立即駕駛有關。這是因為飯後血液都集中於胃部,大腦缺氧現象嚴重,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速度減慢,靈活性下降。

  生活小提示

  冬季氣溫低,室內外溫差較大,進餐的時候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離開餐廳,在瑟瑟的冷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容易引起風寒頭痛,還加大了心臟的供血負擔。由此飯後適當靜坐,閉目養神30分鐘后再活動比較合適。

  「飯後百步走」不適合哪些人

  提倡「飯後不要走」也不是沒有道理。有些人飯後是「不能走」的,如體質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這些人飯後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因為飯後胃內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特別是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如果飯後胃腸血液供應不足,不僅會影響食物消化吸收,還會引起消化不良症。對於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飯後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飯後的確不宜立即「百步走」。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笙簫難默 2013-11-9 23:48
謝謝分享!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4: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