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公校和私校,加拿大還有一種學校叫家庭學校,home school。
我一直沒搞明白這種學校是怎麼運作的,直到2009年見到傑拉德的老婆和他們的三個孩子。
傑拉德是我的領導,一個典型的加拿大人,從體型就能看出來,比我高個三公分,體重是我的兩倍。

傑拉德當領導是有真才實學的,他懂得客戶的需求,沒有領導架子,凡事必恭行,他有一句經典話,
「Not everybody likes work, almost everybody likes food.」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工作,但差不多每個人都喜歡吃)。
我心想,什麼普世價值,這個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
我在國內招待客戶都去大飯店,五星級酒店,加拿大有點寒酸,最多帶個披薩,雞翅,再不就是中餐上海炒麵,吃的照樣津津有味。
傑拉德開車拉上燒烤的爐子到工地上給客戶做漢堡。
新官上任,傑拉德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
對這種事情,我是有求必應。
一家五口人都在,整整齊齊,不用對基因,旁人堅決不會搞錯。
傑拉德的老婆是典型的白人中年婦女,前凸后翹,和傑拉德加起來我估計有個500磅。
三個孩子,兩個是哥哥,一個是妹妹。
一個12年級,一個10年級,一個8年級。
坐下,吃個薯片,寒暄,他們家過去五年搬了四次家,換了三個城市。
買房,賣房折騰,希望這次能住長一點。
問他老婆做什麼工作?
傑拉德說他老婆十年前開始就不工作了,在家裡帶孩子。
我說,孩子小的時候不上班在家裡帶,都這麼大應該自由了吧。
傑拉德說他們家是home school,只有老大上過一年學,老二,老三沒有上過學,三個孩子都是老婆在家裡教。
有點毀三觀,國內鄉下有孩子吃奶吃到上初中的,上高中還呆在家裡沒見過。
傑拉德解釋說,
老大上小學一年級被班裡孩子欺負,就是Bullying,然後就不上了,老婆辭了工作在家裡教,老二,老三就這麼隨著了,反正一個是教,三個也是教,乾脆就都不去了。
我說,
「傑拉德,你兒子這塊頭,最少200磅吧,他不欺負別人,還有人欺負他?」
傑拉德說,
「加拿大學校,Bullying很厲害,你們中國沒有嗎?」
他這話提醒了我,好像有吧。
對,哭哭啼啼的孩子肯定有的,我上小學時候就有,回家去他媽又心疼又氣又恨,屁股上挨一巴掌。
「養你這孩子,真沒用,他打你,你不會打他?你手裡端著豆腐呢?」
可是怎麼跟傑拉德解釋呢?端著豆腐加拿大人能聽懂嗎?
我說,
「你老婆好厲害,三個孩子,從小學一直教到高中畢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樣樣精通啊。」
傑拉德說,
「也不是,有家庭學校協會,home school association,有教材,有家庭作業。」
我說,
「那怎麼申請大學?成績怎麼算?分數誰給?」
傑拉德說,
「跟公校的孩子一樣申請大學,分數我老婆給的,一門課學完,達到要求,按標準給分,當然也有會考。」
還有太多問題,不知道怎麼問下去,撿一個重要的,
「孩子需要群體活動,學校不僅是學習,也是和其他孩子交往的地方,整天在家裡,不怕孩子沒有朋友?」
傑拉德說,
「會跟朋友的孩子一塊玩兒,還有其他home school的孩子,一塊兒踢足球。」
上網去查,在加拿大,91%的中小學生上公校,7.5%的孩子上私校,1.5%的孩子接受家庭教育。
心想,小概率事件讓我碰上了,而且一碰就是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