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插洋隊(8): 黃梁夢碎

作者:sanmiwu  於 2020-12-22 13: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移民生涯|通用分類:移民生活|已有1評論

楓葉卡的照片機場過關時照了,楓葉卡一個月後會寄到劉的家裡,這個不急。


醫療卡急也沒用,要等三個月,劉說,新移民登陸后最初的三個月沒有安省的醫保,不過沒關係,國內來的人,底子厚,不會生病的,


我說,


"華佗無奈小蟲何,小蟲又能奈我何? 我們也是經歷過風浪的,加拿大的細菌小意思。"


其他的卡要辦,工卡,銀行卡,申請孩子牛奶金,不過照章辦事,也沒什麼難度,值得一提的是在SCARBOROUGH TOWN CENTER辦證時碰到的一個好心人。


那天,我和老婆,孩子三個人排隊等著辦工卡,人很多。


一個人走過來,用普通話跟我們打招呼,自我介紹叫PETER,在政府部門上班,不用排隊,他幫我們填了所有的表格。


坐在旁邊的凳子上嘮嗑,PETER 很熱心,他給我們介紹了很多加拿大的情況,像是牛奶金,教育基金什麼的,告訴我們他老婆是這方面的專家。


得知我老婆在國內彈琴,他很高興,說他女兒彈鋼琴,問我們能不能改天到他家裡坐坐。


在國內時就聽說加拿大教孩子彈琴很賺錢,鋼琴老師,或是陪練是個不錯的工作,於是滿口答應。


第二天,PETER真的來了,一看就知道很有派頭的那種,他開的真皮凌志車我是認識的,挺貴。


他們家的房子更大,比劉的房子更上了一個檔次,屋裡牆上大大的油畫,很有品味,據說是什麼畫家的原作,凹凸不平的,不認識,很貴,幾百塊吧,我想,儘管我不太懂那個東西,畫的人不像人的,比劉畫的差遠了。


試了一下他們家的鋼琴,我老婆說比國內我們家的高級。


更羨慕的,他老婆的辦公室就在家裡,辦公桌很大,很氣派,很加拿大,桌上的杯子里斜斜的插著兩面國旗,像極了電影里美國總統的辦公室。


一同被邀請的還有一對上海來的夫妻,STEVEN和SHELLY,他們的孩子小,送回國內跟爺爺奶奶一起住----各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不過這個我接受不了,當初辦移民就是沖著"一人申請,全家移民"來的,是苦是甜,孩子我一定要看著她長大,還有就是不放心。


聽他們講,我們是低收入或沒收入家庭,女兒可以拿到政府發的最高限額的牛奶金,每個月有三百多塊錢,下個月就到----和劉講的一樣。


講到找工作,好像不是傳說中的那麼難,上海的小夫妻都在上班,工資不高,8塊還是有的,換成人民幣在國內算是很不錯了。


坐在他們家院子里吃零食,像是認識很久的朋友,話題很自然的扯到了孩子身上,中國的父母當然是世上最好的父母,大都給孩子攢錢,供他們將來上大學。


把錢存到教育基金上,政府會每年貼400塊,很合算,STEVEN 和SHELLY 就給孩子買了,其實花不了多少,每個月存兩百塊,每天才八塊錢,從孩子的牛奶金里拿出一部分就夠了。


PETER的老婆是政府教育基金的代理人,她已經做到金牌了,辦公室里大大的證書可以作證。


我記著劉給我的忠告,儘管感覺有點對不住孩子,還是婉言謝絕了。


PETER也不為難我們,STEVEN和SHELLY 有些沮喪,私下裡開始小聲埋怨,都說當初這個教育基金不該買,有些太倉促,欠考慮,當然不是自己,是對方。


我也沒辦法,我們需要孩子的牛奶金,把超市裡的價錢乘以六換成人民幣,東西貴的不敢買,還是等有錢再說吧。


沒有當成PETER孩子的鋼琴老師,不過認識了STEVEN 他們,不久又一個機會來了。


那天STEVEN和他的朋友開車來找我,說是去見一個美國常春藤大學畢業的教授,就住在SCARBOROUGH的一個高級公寓里,事業很成功,沒準他或他的朋友可以幫我找到我專業方面的工作。


滿懷希望欣然前往。


很高級的公寓,很大的房間,和PETER家裡又不一樣,從窗戶看下去就是高爾夫球場,我騎車子路過看到的那個,從窗戶能看到全貌,綠草地,枝葉茂密的大樹,彎彎曲曲的小路,三三兩兩的人,三三兩兩的車在移動。


國內我們住的小區也有公園,有橋,有水,有魚,有竹林,有假山,有花草----每年11月份菊展,滿園的菊花,漂亮極了。


園裡還有石雕,有盆景,非常精緻,不過公園小小的,剛學步的孩子走一圈估計也花不了半個小時。


這裡像是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大了幾十,上百倍。


應該是成功人士才能買得起的房子吧。


主人是美國某大學畢業的數學博士,茶几上放著一本書,叫《我的第一桶金》。


博士高談闊論,從一個富豪講到另一個富豪,原來數學博士是不做學問的,加拿大發財的機會太多,何必去做沒出息的學問呢,關鍵的是如何撈到第一桶金,這是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巴菲特是五十歲才開始致富的,一切都還來得及。


對於很想發財的我來說,這個誘惑是很大的,那個能幫我發財的產品就在教授的家裡。


我這時才注意到,他們家客廳的櫥櫃里擺著很多東西,我在國內見過的,類似安利的洗滌用品,希望轉瞬間化成了泡影。


不用朋友提醒,我知道這一桶金不屬於我,這個東西我在國內都是買了送人的,加拿大人生地不熟的,讓我賣給誰啊?


STEVEN 的上線後來帶我們去過類似但規模大的多的傳銷會,都是車接車送,剛開始是說帶我們去認識些朋友,


"加拿大有句話叫,IT IS NOT WHAT YOU KNOW. IT IS WHO YOU KNOW. 就是說你懂的知識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識什麼人,加拿大叫NETWORK,國內好聽一點叫人脈,不好聽叫裙帶關係,都一樣。"


說的有道理,碰上個能提攜提攜的老丈人是不可能了----女兒都五歲了,不過多認識些人總歸是好的,再說了盛情難卻,我也不忍心駁人家的面子,有些不禮貌。


他們的產品無外乎是號稱聖水的中藥或其他的魔水,站在台上現身說法的大部分是曾經半身不遂和偏癱的病人。


我的四肢一直很健全,家裡也沒有這樣的病人,這些發財的機會只好讓它白白的溜掉了。


我是帶著戒心去的,看我腦子不開竅,這事兒後來就慢慢涼下來了。


漸漸的發現,在加拿大混,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發財對我來說不過是個夢。


還是老老實實從語言開始學起吧,我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sanmiwu 2020-12-23 07:29
謝謝茶妹妹來訪,歡迎常來坐坐。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09: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