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米奶奶有個娘家的侄子,叫法。
法在文革的時候上中學,有個相好,叫紅。
法和紅在一個學校讀書,雖然不是一個村的,但他們小時候就認識,也算是青梅竹馬了,老家人的話說"他們兩個好得就像是一個人"。
就像一個人,畢竟不是一個人,兩小無猜的法和紅區別還是有的,法是讀書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紅不一樣,她又紅又專,學習好,人也是風風火火的。
他們倆在一塊,法應該是言聽計從的那一個吧,至少三米是這麼想的。
學校那年有個推薦上大學的名額,原本給了紅,她是學校造反派的頭。
紅後來放棄了,她說服學校把上大學的機會給了法,她自己回老家當了大隊黨支部書記。
法在去大學報到前和紅辦了婚禮,第二年有了女兒。
如果不是四人幫倒台,紅也許會是未來政壇一顆耀眼的明星。
三米記得,紅大年初二抱著孩子回娘家,路過三米家村口,大清早的就站滿了人。
不知道是不是迎接,一睹風采的意思三米想肯定是有的,他自己就是夾在人群中的一個。
世事多變,76年文革結束,四人幫倒台,各種勢力重新洗牌。
一朝天子一朝臣,紅從領導幹部位置上退下來,成了百姓中普通的一員。
法也變了,他在大學快畢業時認識了一個女生,和青梅竹馬的紅不再有共同語言,雖然那時候他們已經結婚,有了孩子。
孩子不要了,他要離婚。
兩家父母堅決反對。
三米的小山村有著悠久的歷史,祖祖輩輩住在那裡,每家每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法和紅雖然不是一個村的,但是親戚連著親戚,村裡發生的每件事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這種忘恩負義,喜新厭舊的事情是不被允許的,三米也覺得他這個叔叔是被狐狸精迷上了,他們讀書人的想法就是多。
法執意要做陳世美,他把那個女生帶到了家裡,大有逼宮之勢。
無奈之下,法的父母請三米奶奶出面做說客----奶奶天生愛管事,小時候法挨父母打總是她這個做姑姑的出面護著,法餓了也是到她這裡討吃的。
興許她的話法還能聽進去一點。
奶奶帶著三米出門了。
家裡已經鬧得不可開交。
一家人坐在那裡開會,紅不肯放棄,她滿心委屈,儘管有公公婆婆一家人的支持,男人卻像是鐵了心要走。
紅把還在吃奶的孩子塞給"小狐狸精"說,
"你還沒當過後媽吧,來,你來抱著孩子,我去給你們做飯。"
她轉身進了廚房。
三米在叔叔家玩了兩天,奶奶忙了兩天,法最後回心轉意,重新回歸了家庭。
不知道是聽了奶奶的話,還是他自己幡然醒悟。
奶奶有一句話是對的,法是個好孩子,心性豁達,只是不能逼他,急了會造反。
法和紅後來有了第二個女兒,一家人相親相愛走過了幾十年,直到法後來患癌去世,他的工資卡一直都在紅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