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草野之民(13) : 挖井工人

作者:sanmiwu  於 2020-1-1 00: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luantanqin|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陸渾水庫是河南嵩縣的一個大水庫,59年的時候,三米爺爺在那裡做過半年工,後來衣服鞋子被人偷走就沒再回去。

和林縣的紅旗渠一樣,陸渾灌區水利工程是一個跨年度很大的工程,覆蓋了洛陽周圍幾個縣的農田。

工程隊什麼時候到三米的村子他已經記不清了,總之是在他上小學之前。

有三口井在三米家鄉同時開工,山坡上垂直挖下去,再往兩邊延伸,連到一起和外面的明渠接攏。

二號井的位置就在三米家門口不到100米的距離。

開工典禮好壯觀,鞭炮齊鳴,紅旗飄揚,領導幹部輪著講話。

一個直徑好幾米的井,四根電線桿豎起來成一個架子,上邊裝個大鐵輪*,鋼絲繩繞過去,下邊吊一個鐵籠子,下井的工人和井裡挖出來的土都是通過它來運送的,鋼絲繩的另一頭接著一台卷揚機。

從那時起,三米的家裡通了電,有了電燈泡,村裡也有了電工。

電這個東西很神奇,看不見也摸不著,繩子一拉開關,燈泡就亮了;

電也很危險,電線被老鼠咬了會漏電,人碰到了會被擊倒,輕則受傷,重則喪命,就像村裡的電工,右手手指頭被電掉只剩兩個,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工人們大都是外地來的,清一色的男丁,住在臨時搭建的工棚里,四面牆是土坯,沒有窗戶,房頂是木頭椽子,上面釘上牛毛氈。

大通鋪,連在一起,席子,褥子,被子差不多就是全部的家當。

工程指揮部建在村口,村裡人稱為團部,有一個倉庫,機器,雷管,炸藥,樣樣都有。

團部里,三米第一次見到公交車,第一次聞到汽油味兒,他和小夥伴們追著汽車跑,為的是多吸兩口車子屁股冒出的煙。

團部有高音喇叭,大大的,綁在一根電線桿上,依依呀呀的有人唱,常香玉,馬金鳳,三米有時候會看著這個東西出神,不知道人怎麼藏在裡邊說話----後來看到電唱機更是吃驚,一個圓盤字竟然會說話。

三米爸爸借團部的電焊機給二米和三米每人做了一個小凳子:

切好的長短一樣的鋼筋焊在一個鐵圈上,鐵圈上邊釘上一塊木板,就是一個凳子。

三米的小凳子有三隻腳,儘管有點重,那是他最心愛的家當,抱著它去團部看露天電影。

"甲午風雲","林則徐","智取華山","戰上海",全都是那時候看的----真的是過癮,有時候跑片會等上半個小時,放到半截斷片也是常有的事,重新開始已經有些連不上,不過總還是比碰上下雨天要好。

團部有醫療室,一個醫生,大家叫他老魏,給工人看病,順便也看村裡的人。

老魏後來走了,他被村裡人打了。

三米聽人說,老魏是個大流氓,他讓去看病的婦女脫衣服,還有褲子,說是城裡的規矩。

三米去過魏醫生那兒,不喜歡,他害怕那裡的酒精味兒,更怕屁股上打針,從醫生在他屁股上抹酒精就開始心裡哆嗦。

工程隊進度很快,井越挖越深,挖上來的土也越來越多,用小火車運上來,沒幾個月就把三米家門口的溝填滿了。

井下放炮,放完了,鼓風機通風。

自然事故是有的,塌方,透水,瓦斯爆炸;

人為事故也有,那年卷揚機操作失靈,載著五個下井工人的鐵籠子像失控的電梯一樣直掉到幾十米深的井下,救上來時全都沒命了,血肉模糊的屍體躺在井口的空地上,三米看了心驚膽顫。

屍體後來被人蓋上草席,只露了腳在外面。

跟煤礦工人一樣,危險是肯定的,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伙食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

大鍋飯,一大鍋麵條,還有白面饅頭,有湯有菜,炒洋蔥或是西紅柿雞蛋,豬肉粉條也有。

工人們吃完飯,食堂的師傅們開始刷鍋的時候,身後通常已經站滿了拿著小臉盆的孩子,三米也在其中----討了刷鍋水回家餵豬的。

飯做多了吃不完也有的,孩子們就會拿到和工人們吃的一樣的飯菜。

討回去的飯菜成了三米的佳肴,家裡的豬豬就先靠邊站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