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恩將仇報--毛-其樂無窮 ! 2/5

作者:dld  於 2014-9-7 07: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毛在北大(2)

   毛說8塊錢不算少,那是自我調侃。那時北大的名教授的工資高者有300多元。8塊錢,讓毛感到屈辱。

 

  一個臨時工,圖書館助理員的崗位,8塊大洋的工資,這三項決定了當年毛同志在北大的地位。

 

  毛同志對外國友人繼續回憶說:

 

  我的地位這樣的低下,以至於人們都躲避我。我擔任的工作是登記圖書館讀報紙的人們的名字,可是大多數人,都不把我當人類看待。在這些來看 報的人們當中,我認識了許多有名的新文化的領袖們的名字。像傅斯年、羅家倫,和一些別的人,對於他們我是特別感興趣的。我打算去和他們開始交談政治和文化 問題,可是他們都是忙人。他們沒有時間去傾聽一個圖書館助理員說南方土話。(筆者註:酸溜溜的情緒比前又進一步了。)

 

  筆者推測,當時發生在北大圖書館的實際情況與毛同志的自我描述多有吻合之處。無論是師生,大家都在為生活、學習忙碌,讀報是為了了解時勢, 也許是緊張工作與學習生活中的一種調劑,當然不是為了來與一個圖書館助理員聊天的。即使毛同志主動搭訕了去,遭受冷遇也是必然的。雖然偶爾也會有人願意聊 上三、兩句,但又不大聽得懂他的湖南土話,那就更不願意聊了。

 

  這是一種世間常態,甚至也夠不上世態炎涼,擱誰也一樣。談不上是那些有眼不識金鑲玉的書獃子們故意給我們未來的偉大領袖氣受。

 

  當然,也不能排除當年確有幾個大學生或教授們,雖然也能聽懂湖南話,雖然也有時間,卻不願意與他聊。不願意聊就不願意聊唄!親戚有遠近,朋 友有厚薄,何況你與他們非親非故的,何況你也沒有形成品牌效應,這與故意給氣受沒任何關係。當然你如果霸王硬上弓,非要纏著與其聊,那就真要遭白 眼了。這大概就是毛同志所謂的受了氣了。

 

  當年,毛同志在北大圖書館的心理狀態其實與於連有幾分相似。他自卑的心態以為大家瞧他不起,其實大家並沒有瞧不起他,只是正常地將他當作一名普通的圖書管理員看待,沒有將其特殊化,更沒有將他當大人物般重視。

 

  作為一個鄉下來的師範生,毛同志當然很羨慕那些大學生,更羨慕那些穿長袍或著西裝的教授們。毛同志又是一向自命不凡的人,他在湖南第一師範 時早已經嶄露頭角了,一向都是師生們的聚焦中心。他又十分關心時政,所以希望廣交朋友,被人注意,聽他發表高見。然而,他受到了冷落。大家各忙各的,沒有 人了解他的過去,更沒有人去預測他的將來,甚至也沒有人特別注意到他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會很自然地產生一種孤獨和寂寞之感,何況毛 同志,淪落風塵,錐處囊中,一個自負、自傲、自大、敏感得遠遠超過常人,且也確有大才、大識、大志、大謀的非凡之人呢?於是毛同志感到了失落,進而就覺得 受到了傷害。

 

  這其中就有那個聲名顯赫的周作人教授,還有幾個很有名氣的大學生傅斯年、羅家倫和張國燾等。

 

  當周教授的長衫出現在讀報室中,並在毛同志手上借報還報之時,毛同志是很注意的,多次趨前企圖與他攀談,他們也就算是認識了。但粗心而忙碌的周教授卻沒有給機會,甚至連多抬幾次頭多望他幾眼的眷顧都沒有。

 

  毛同志又打算去和傅斯年、羅家倫這些有名的大學生去攀談,可是他們與周教授一樣沒有給機會。

 

  毛同志在最初的努力失敗后,很快就轉化為對他們的鄙視。他在給朋友的信中這樣寫道:

 

  可是他們都是大忙人,沒有時間聽一個圖書館助理員說南方話。」「那些留學生們,大學教授們,人事糾紛,複雜心理,看不起你,口中不說,目笑存之

 

  毛同志寫的很生動!但心中酸,文字之間就已流露了憤怒。在毛同志自傲、自卑、敏感、多疑的心裡,凡是無暇或不願與他攀談的人,他都認為是看他不起。

 

  這樣一來,就成了到處是看不起他的人,正像丟斧子的人的眼中到處都是偷斧子的人。毛同志每天都處在這樣一種自造的心態之中,他被激怒了,但又無奈,於是自卑情緒就發展了,反過來對他們充滿了輕視、蔑視與仇視。你看不起老子嗎?老子還看不起你呢!

 

  據傅斯年的侄子傅樂成說:毛在北大寫信給朋友,說他被孟真先生和羅家倫等人欺騙了,因為他們不像他在長沙耳聞的那麼優秀。

 

  聽聽!這叫什麼邏輯?這裡有太多的混亂邏輯。

 

  劉備是梟雄,毛同志當然也是梟雄,梟雄與梟雄也是大不一樣的。劉備受到諸葛老三的冷遇(其實,也談不上是冷遇),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而毛同志受到教授、學生們的冷遇(其實,也根本談不上是冷遇),卻產生了強烈的不平心與報復心。

 

  四、張申府慧眼一世,眼濁一時

 

  除了周作人,傅斯年、羅家倫等人外,另一個所謂對毛同志造成傷害的,肯定就是張申府先生。

 

  1918年時,張申府曾是北大圖書館的代理館長(關於張是否是代理館長一事,還有另外的說法),正是臨時工毛同志的頂頭上司。

 

  說起這個張申府,卻又是一個大大不簡單的人。

 

  如果中共黨史將張申府先生定性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也是並不為過分的。當年中國共產黨尚未正式成立時,在各地就只有寥若晨星的極少數 幾個共產黨小組,北京算一個。北京的共產黨小組最早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李大釗,另一個就是張申府。後來才發展了第三個人張國燾,再後來又發展了鄧中夏、劉 仁靜、羅章龍等。

 

  1920年底,張申府遠赴法國里昂中法大學執教。他在法國首先介紹了一名天津女學生劉清揚入了黨,劉後來遂成為張夫人;隨後張又與夫人一起介紹周恩來入了黨;再後來在德國時,張申府又同周恩來一起介紹朱德入黨。

 

  張申府回國后,正值國共合作,廖仲愷請他推薦國外留學生回國工作,他開列了一個15人的大名單,其中赫然列於第一名的便是周恩來。所以,周 恩來一回國就當上了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也有人說周恩來回國時手中還持有共產國際的介紹信。不管是怎麼一種說法,張申府對周恩來的影響總是大大的。

 

  按照舊時中國老百姓的的說法,像周恩來這樣久據宰輔之位的名臣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而十大元帥之首的朱總司令則無疑是武曲星降世。張申府 先生一人既識文曲星在先,又識武曲星在後,這是多麼不得了的慧眼啊!張先生的神奇堪比《三國演義》中說出伏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水鏡先生 了。

 

  當年水鏡先生望著劉備遠去的背影還喟然長嘆道:卧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啊!而申府先生所推薦的周恩來、朱德一文一武則雖得其時,不得其主啊!

 

  歷史嘛!總是那樣顛三倒四,那有十全十美的事。娘希匹!

 

  但是,張申府饒得有如此之慧眼,卻仍有致命的眼濁之誤。在1918年的北大圖書館里,一代紫微星君,一個日後君臨華夏27年的真命天子此刻正坐在他的面前,站在他的面前,成為他的屬下,成百個日夜,張申府先生卻眼濁了。

 

  眼濁還不打緊,還恁地這般得罪了。

 

  作為一個圖書報紙管理員,毛同志是不大合格的。諸葛亮曾在劉備面前評介龐統(即水鏡先生所說的鳳雛先生)說大賢若處小任,往往以酒糊塗, 倦於視事。毛同志倒也並非以酒糊塗,倦於視事,其時之毛同志正無可視,自以為是,我行我素,對於所擔負的這項工作太不認真勤勉了。管理員的日 常工作之一就是製作卡片,卡片的功能是為了讓借書人檢索用的,所以字要寫得好一點,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端正,這是最起碼的要求。可是毛同志連這一點也做不 到,他也不屑於做到這一點。他用那種龍飛鳳舞、潦草的、並沒有多少根基的草體字書寫圖書卡片,顯然是很不合適的。何況那時,他的字其實是很差的,遠遠還不 是後來被奉承的那樣獨樹一格,有懷素體風格的毛體,說得好聽點是草字出格,神仙不識。因此,很正常地受到包括張申府在內的高級職員的訓斥:你寫得這 樣潦草,誰能看得懂呢?」「這是圖書卡片,能不能端正點?這是很可能發生的事,也是任何一個圖書館里經常發生的事。張先生甚至要求發回重做,毛同志當然 沒有理由拒絕,卻恨聲不絕。他不知自省,不願改正,過分敏感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所以,毛同志在給家鄉的友人寫信時流露:受夠了洋教授的窩囊氣。

 

  其實,當年在北大,尤其是在北大圖書館里,並沒有發生過什麼了不得的對毛同志歧視、傷害的事情。除了周作人、傅斯年等人沒功夫搭理他;寫卡片因字跡潦草遭張申府批評;還有月工資只有8元錢這三件事外,幾乎沒有第四件了。

 

  所以,毛同志所說的受夠了洋教授窩囊氣,完全是自身心態不正常的病態感受。與其說受氣,不如說是嫉妒。如果抱著劉備的人各有事,豈可相強的態度,什麼事都沒有了。

 

  英國大學者培根當年說過這樣一句話:

 

  在人類的一切情慾中,嫉妒之情恐怕是最頑強、最持久的了。

 

  誠哉斯言矣!

 

  五、五加一對毛同志的特別青睞

 

  細加詳察,我們發現毛同志的北大圖書館管理員的生活過得既不寒酸也不冷清,而是相當熱鬧、繁忙、充實、有聲有色的。

 

  是金子何處不發光呢?當時在北大最著名的大教授中,已經有相當多的人對毛同志投下了特別青睞的目光。筆者所能舉出名字的有下列五位:

 

  楊昌濟、李大釗、陳獨秀、邵飄萍、胡適。

 

  第一位就是楊昌濟教授。

 

  教授《倫理學》的楊教授在北大的名頭並不算很大,他是靠了他的湖南老鄉且留日老朋友章士釗的推薦才得以在北大高就的。但他是毛同志在湖南第 一師範求學時的恩師。楊在一師任教時就對毛同志倍加激賞,他說我們的毛同志是湘鄉山中出的一名資質俊秀的農家弟子。那時的湖南一師流傳著楊門男 三傑周南女三傑的說法。楊門男三傑是指蕭子升、毛澤東、蔡和森,但為首的並不是毛同志,而是蕭子升。子升書香門第,性行淑均,他才是楊教授最 欣賞、最喜歡的弟子,一度曾欲以愛女開慧許之。但楊教授也深知蕭與毛蔡之區別,在論到革命救國之事時則認定唯毛澤東和蔡和森兩人將來會成為國家的棟樑。及 至臨歿,竟囑書於好友章士釗熟視之。

 

  楊教授調北大在先(19186月),毛赴北平在後。而毛同志19188月的北平之行究竟出於什麼目的?我們並不能確定。有可能是楊教授 主動召他去的,也有可能他是奔著楊開慧去的,最大的可能是為了送蕭子升、蔡和森等同學赴法國勤工儉學,同時也是為了來北平見世面、開眼界。當然也可能是綜 合因素,多種原因兼而有之。毛同志到了北平后,一開始是吃住在楊家的。楊教授還人託人地幫他找工作。愛女開慧對毛同志產生情愫,平時有眉眼來去,楊教授也 不可能全然不知。雖說楊教授擇婿首矚之人不是毛而是蕭,卻因蕭家中已有妻室而作罷,但也並沒有很快下了擇毛為婿的決心。儘管如此,楊仍然是對毛傾心傾力照 顧關懷的,遠遠超出了一般師生之誼。

 

  所以楊教授不可能是給毛同志受氣之人,而是有大恩大德之人,且在兩年多后即有翁婿之誼,雖然此時楊教授已然死了。此謂之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dld 2014-9-7 08:06
北醫在毛當年屬北大, 熱烈 歡迎老校友--翻老-- 光臨 !
回復 總裁判 2014-9-7 21:53
圖書館打工是他一輩子的恥辱,嘴上叫啥卑賤者最聰明。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