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另 類 ---- 「太子黨」

作者:dld  於 2013-11-11 06: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6評論


   關於:「另類--太子黨的短文 ---  【身份】                     ZT           

「不要對我說往前看,我不相信掩蓋過去會有益於現在有益於未來。」知識分子高官于光遠剛剛辭世,他的女兒這句擲地有聲的話,讓我們從新的角度來掂量「太子黨」這個詞。最近這一年多,接連從「太子黨」中傳出不同聲音,讓我領悟到:這個群體確實不是鐵板一塊,每個人走的路、想的事,真的很不一樣。

 今天我要介紹剛剛以98歲高齡去世的于光遠的女兒於小康的一篇短文《身份》。確實是短文,連標題帶作者姓名、全部標點都算上,只有819個字。但是論情感和思想份量,真正稱得上字字千鈞。

 于光遠是中共的知識分子高官。有人說,當了高幹就不是知識分子了,這話不對。北大神童、現在官拜中央黨校副校長的李書磊就對這種說法不以為然,曾撰文指出:官員是創造中國文化的最重要群體,從孔子、屈原到杜甫、李白,不都有官銜、吃俸祿嗎----這扯遠了,且說于光遠,他在理論上的造詣和成就,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貢獻,有目共睹,早已入選「改革開放3030人」。從我這個關心黨史、中國當代史的愛好者眼中,他所講述的陸定一、周揚、江青等許多人的故事,史料價值也相當重要。

 于光遠去世之後,他的第一次婚姻的悲劇進入人們的視野。多年來研究文革受難者的王友琴博士的文章《誰還記得于光遠被迫害致死的前妻?》,讀後令人唏噓。于光遠與前妻所生的大女兒於小紅的配有大量圖片的回憶《白花丁香樹》,告訴我們,于光遠的前妻,於小紅、於小康們的母親,死在34歲年華,讓人感慨萬端。這都是難得的好文章,這些,以及於小紅的妹妹於小康的短文,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掂量「太子黨」這個詞。

「太子黨」這個概念進入人們的視野,是藉何頻、高新20年前的一本《中國太子黨》的書。

「文革」中,這個群體的成員自稱「革乾子弟」

改革開放中,我們稱他們「高幹子弟」

到上個世紀90年代,人們對他們的稱呼統一到了「太子黨」

最近幾年,他們又被人稱作「紅二代」----

可能「太子黨」這樣帶有貶義的稱呼,畢竟無法在黨國媒體上公然流行,

「紅二代」這個概念可被解釋的空間就大多了,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恭維。

 但是很長時間中,儘管我從來討厭給人貼標籤、從來認定具體人要具體分析,相信應該從每個人真實的作為,而不是從他的族裔、血統、家族、從屬於某個團體等等來判斷他;但是對「太子黨」,往往總是下意識地當成一個凝固的整體----不僅是特權利益共同體,也是價值觀念共同體。直到最近這一年多,接連從這個群體中傳出不同的聲音,才讓我認識到自己的謬誤:這些紅色後代每個人走的路、想的事,真的很不一樣!

 我們印象最深的、至今餘波盪漾的,就是胡耀邦的幼子胡德華爆料:同為「太子黨」的孔丹和秦曉觀點對立、激烈爭執。而就在最近這一兩個星期,陳毅元帥的兒子、今年67歲的陳小魯,儼然成為「太子黨」最活躍的明星,接連接受了海內外多家重量級媒體的專訪。在這些專訪中,陳小魯詳盡地、坦誠地講述自己大半生思考的成果,幾乎每一篇都閃現出思想的光彩和鋒芒,多半都被轉載到明鏡歷史網、明鏡新聞網。我無法一一在這裡轉載,每篇都不太短,各位有興趣的不妨移步前往瀏覽。

不過,在您前往瀏覽之前,我鄭重地請您閱讀下面的短文,一篇出自「太子黨」的短文----用作者更準確的話說,是與「共產黨高幹子女」身份作最後告別者的短文。您讀過之後,我相信,您再也不會忘記它。

---------------------------------------------------------------------------------------------------------------

身 份                         於小康(于光遠女兒)

父親于光遠以98歲高齡安寧地去了。我從美國帶著大女兒趕回北京見了爸爸最後一面。告別式上,爸爸身上覆蓋著巨大的鐮刀斧頭黨旗,沿牆左邊擺放的是家人親友的花圈,右邊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送的花圈。

我和父親告別,也和我這個「共產黨高幹子女」的身份作最後的告別。在美國居住了三十三年,什麼事都是自力更生,平等待人平等被人待。這個身份早就只用在自我調侃的時候了。父親這一走,如今我便名實相符地和共產黨沒一毛的關係了。

 除了這個空洞的有名無實的身份,我還有研究學者、教育者的身份,還有三個孩子的母親的身份。只是學術工作已經放慢了,孩子們也都長大了。所以這些身份也習而不察,就如在家穿著的舊T恤衫。

 我還剩下一個自我懂事以來就令我不舒服的身份,一個夢魘般讓我從小就學會躲藏掩蓋的身份。年幼時這身份使我深感恥辱;青少年叛逆時期,恥辱感被憤怒代替了,但依然絕少提起。年紀大了明白的事情多了,這個身份再也不能傷害我,也就習慣性地淡忘了。這不是一個三言兩語說得清的故事,很多好友同學依然不知道我這個身份。但是這個身份的分量,反而因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沉重。這麼多年來,眼看著中國社會變遷,但是我這個身份所映照的大時代大事件,好像已經被洗得了無痕迹,再也不會真相大白了。

 父親走了,我不再具有「共產黨高幹子女」的身份,讓我告訴這個世界我的另一個身份:「右派子女」的身份。

 我的母親孫歷生,14歲加入了地下黨,23歲在中央黨校學習時被定為右派,34歲慘死於文化大革命,死因不明。

在王蒙的「傷痕文學」的名著《蝴蝶》里,她是書中女主人公海雲的原型。學者王友琴的《文革受難者》里,

也細寫了孫歷生和她女三中同事們的血淋淋的遭遇。她是一個典型的庶民右派,殘害她的人,沒有一個人懺悔道歉過。

 不要對我說往前看,我不相信掩蓋過去會有益於現在有益於未來。

艾利·維索(Elie Wiesel)的名句:For the dead and the living, we must bear witness.

即使我不能做什麼事,我也決不放棄我這個身份,而且要把這個身份的來源留傳下去,為歷史作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6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粒子在 2013-11-11 06:54
我不相信掩蓋過去會有益於現在有益於未來我不相信掩蓋過去會有益於現在有益於未來
回復 dld 2013-11-11 07:51
粒子在,  你說的非常對-----掩蓋=犯罪!

    習 現在 是 公然 挑釁 -----  實事求是,

妄圖掩蓋 黨 毛 的犯罪  樁樁  件件,忽悠 欺騙 中國人民!
回復 總裁判 2013-11-11 11:25
有價值的文章,出自共產黨的後代,只是這樣的後代實為罕見。
回復 寇一仁 2013-11-11 20:54
知識分子,就不應該加入共產黨!我支持作者的觀點和態度!我為於夫人孫先生的不幸而流淚!也為我有幸找到了一個「同夥」而高興!讓我們大聲告訴世界:「我們就是右派的子女!」。將來人民會知道:埋葬共產黨的就將是:「右派和他們的子女後人!」!!
回復 dld 2013-11-12 13:33
總裁判: 有價值的文章,出自共產黨的後代,只是這樣的後代實為罕見。
鳳毛麟角,實在可憐,共產自己, 天方夜譚。
回復 dld 2013-11-12 13:40
寇一仁: 知識分子,就不應該加入共產黨!我支持作者的觀點和態度!我為於夫人孫先生的不幸而流淚!也為我有幸找到了一個「同夥」而高興!讓我們大聲告訴世界:「我們就是 ...
毛反右,實在惡,失精英,國已亡!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0: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