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日 周二
今天去Fremantle弗里曼圖,1697年荷蘭探險家威廉到印度洋東岸時,就是順這個河口而入西澳的。
車站的女士讓我們從旁邊的機器上打單程票,Perth的火車票是兩個小時內有效。車站不大,較現代化,還在往北擴建。
火車很新僅四節車廂,對面座。還是喜歡悉尼的火車舒服些。Perth從建築到交通,處處顯現出新興氣息。九點多鐘躲過上班潮,車上人不多,半個小時便到了。
Fremantle車站內也挺整齊的,還有自行車存放處。
火車站
食品店
街道路不寬人不少,咖啡餐飲店林立,特有風情。看著那些餐館就知道這裡的食品比Perth市裡的有歷史、水準高,正宗、西化,服務員大多是鬼婆鬼妹,亞洲開店的也有但不多。去諮詢中心拿了個地圖,這裡可做的事情挺多。我們選擇去參觀監獄,趕上十點半那組。
該組領隊叫JAMES,矮矮的個子,嘴角留的小鬍子擰著勁翹上去,就象比利時偵探波洛Hercule Poirot 的鬍子。老公說他們管這種鬍子叫Handlebar,要用蠟擰緊。現在幾乎沒人留這種鬍子,記住這鬍子,就記住了JAMES。JAMES穿著藍色獄官服,腰裡別著一大串鑰匙,滿臉的嚴肅,很認真很幽默地向大家介紹監獄的歷史、環境和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牢房
James說角上那個廁所上鏡率特高,這麼一說,幾乎每個遊客都過去按按快門,繼續捧高上鏡率。
上帝關注世上的每個角落,監獄也在內
一群學生組唧唧喳喳走來,James沖他們嚴肅的說:噓,安靜點!有點象對犯人哈,我們竊笑。
牢房的牆
對著這面牆,心一定在澳洲的outback飛翔吧。91年畫的,此監獄91年11月關閉。
死刑犯的牢房
絞刑間,看著下邊陰沉的房間,那感覺不是很好
從牢房到廚房、操場、教室、絞刑間、辦公室轉了一大圈,這是個建造很規範的監獄。JAMES說,這裡曾差點被拆除蓋超市,後來被列為遺產才全然保存下來,讓我們有幸進來。可我們不是偷錢進來,是要花錢進來滴。
監獄大門。從監獄出來回到自由世界,誰都要先飽飽的吃一頓。
有間麵包店餐廳櫥櫃里擺滿各式麵食,要了兩個veg pie,新鮮乾淨好味。看著她們不斷從里往外端出的各式麵包、烤餅,恨不得肚子有空再吃上幾個。住在這裡的人真有口福,靠近這麼新鮮的麵包店,西方人生活離不開麵包。
街景
沿街轉轉,乘藍貓、紅貓遊覽市容。感覺這裡仍處於隨意之中安逸之內,沒被高速發展的現代化完全沖毀,仍保留著自己的獨特韻味。
趕在下班潮前乘車返Perth。從車站出來,大廳的快餐店旁邊,一個十三、四歲瘦嘰各拉的小男孩低著頭,殘疾的腿蜷曲著縮在角落特可憐,紙上寫著:sick
need help……,一個女的在旁邊的店裡買了盒吃的放在他跟前。這種狀況在澳洲實屬罕見,從未見過澳洲小孩乞討,及其偶然的時候會遇到個別青少年在車站口要錢買車票,我幫著買過三、四次。看著這小孩,我的憐憫之情油然而生,說:真可憐,我去給他點錢。老公不讓,他認為政府給每個人都有生活費,生活在澳洲怎麼還要乞討。可我總有些替那小男孩難過,不知晚上他怎麼回家?父母在哪兒?
走過天橋時,幾個女的正在向路人發放象沙丁魚罐頭的卡片,問是什麼,她說是爭取改善上下班時間火車擁擠的宣傳。老公說:這好辦,加多幾節車廂不就行了。她說:就是,我們在向政府呼籲呢。
晚飯後到外邊散散步,看到掃馬路的小車精巧靈活,特別企盼悉尼的政府官員都能看到這小車,弄幾個回來把大街小巷也掃得光溜溜的。近年來悉尼一些地方的公共衛生是越來越不講究啦。希望政府向Perth學習,別向印度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