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端午節寄語)
這個端午不尋常
粽子,龍舟,屈原. . . . . .
這個端午不尋常。
過端午節,與過其它節日有點不一樣。我們可以大肆歡慶元旦,春節,元宵,中秋和國慶,但我們不能「歡度」端午,只能低調地祝安康。
不過,今年的端午祝安康倒是很應景,畢竟大家都經歷了一年多的疫情依然安康健在,僅此就已經可喜可賀。
其實,現在的節日只不過給我們重溫友情親情提供一個契機,節日本身的起源與初衷漸漸淡出。一個端午,可以是「萬水千山粽是情」的美食體驗,也可以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思古幽情。汨羅江的悲情已經變成「假溪」河上的龍舟競賽,憂國憂民的情懷也轉向防疫抗疫的警惕。
年年歲歲有端午,這個端午不尋常。何故?皆因它引發了我對愛國主義的一點點反思。我是想憂國憂民來的,可是除了疫情陰霾籠罩,無論是我的祖國中國還是我的永居國加拿大,都稱得上是太平盛世。我的憂思找不到具體的對象。對我來說,愛國主義的概念太虛幻太籠統。借用一句西諺「慈善從自家開始」(Charity begins at home),與其誇誇其談「愛國主義」的空話套話,不如「愛國從自家開始」(patriotism begins at home)。愛自己的家人,親人和友人,才是愛國主義最基本最具體的體現,才是「萬水千山總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