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讀書筆記: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書名雜談:那堪浮生若蜉蝣
米蘭昆德拉此書中文版一出,頓時洛陽紙貴。這多少和這個富有悖論況味的書名翻譯有點關係。
中文書名有兩種翻譯:
1. 85年韓少功翻譯版,譯名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和香港皇冠出版社尉遲秀翻譯版,譯名一樣。
2. 2003年許鈞翻譯版,譯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原著的英文書名是: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我認為,第一種中文翻譯版是雅而不達;第二種翻譯是達而不雅。
第一種翻譯先入為主而膾灸人口,讀起來很有現代詩的詩意。但如果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再反翻譯回英文,很可能變成: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in life 。
貌似差別微小,其實意義大有出入。
生命(life)指的是一種有形的生物系統。
Being(存在感)指的是一種無形的生存狀態。
The lightness of being里所指的請「輕」,指的是貫穿囊括整個生存狀態中的一種質感。而「生命中之輕」的「輕」,則失去了這種整體性,成了生命這個生物系統中某種特質。
第二種翻譯雖然比第一種翻譯準確了許多,但仍然讓人聯想到的是有形的生物系統,而體現不出整個生存狀態的時空感。
當然,書名一經約定俗成,誰會去在乎這麼微妙的差別,何況還是昆德拉這種大咖的巨著?
如果昆德拉讓林琴南來翻譯這個書名,很可能會是:
那堪浮生若蜉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