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節日筆記)
「女人」不只是一個性別,是一種價值
米蘭昆德拉的經典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的男二號弗蘭茨對他的情人莎賓娜說:「你是一個真正的女人」。昆德拉說,在他這句話里,「女人」不只是一個性別,是一種價值。
那麼,什麼是女人的價值?
是爭取婦女選舉權的埃米琳·潘克赫斯特;
是爭取種族平權的羅莎帕克;
是普度眾生的特蕾莎聖母;
是庇隆夫人,撒切爾夫人,英甘地夫人,貝布托,梅厄夫人,賴斯,默爾克,特蕾莎梅,希拉里,米歇爾奧巴馬;
. . . . . .
女權主義走到今天,總算是熬出一點頭來了。
但是,擁有了選舉權,同工同酬權利和政經話語權的女人,是不是就真正地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了呢?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的另一個重大命題,就是靈與肉的統一。
男女平等,意味著寄寓於不同肉身中的靈魂是一樣的。肉身可以變形,衰老,損傷,但靈魂依舊。既然如此,為什麼女人對自己的容顏和身材那麼耿耿於懷?為什麼以女人為目標的美容,瘦身,保健,化妝行業歷久不衰愈演愈烈?為什麼做子宮切除手術的女人都要經歷「我不再是個女人了!」的心路歷程?
如昆德拉所言,女人之所以為女人,就是因為她是「女人」!
上帝折下亞當一根肋骨,自有其目的所在。雌雄同體,聽起來相當誘人,要是真的成為現實,怕是會嚇煞奴家的!
竊以為,「女人」要成為一種價值觀,光是擁有選舉權,同工同酬權,政治經濟話語權還是不夠的。
女人更大的價值,在於中和男權社會的戾氣,輕佻,狂妄,野蠻。像拽著氣球的那隻手,適時地把不知天高地厚的男權社會拉回大地母親的懷抱。
就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的特蕾莎把托馬斯拉回鄉村小鎮去劈柴喂馬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