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英語教學筆記)
Epidemic (流行病)到pandemic (大流行)只有一步之遙
新冠肺炎病毒一開始是一種「流行病」(Epidemic),在短短一月就已經蔓延到接近「大流行」(pandemic)的規模。其實,如果根據定義,當前的疫情已經足以被稱為「大流行」:
Epidemic: An outbreak of disease that attacks many peoples at about the same time and may spread through one or several communities.
流行病:爆發一種同時侵襲多人並有可能傳染整個或數個社區的疾病。
Pandemic: When an epidemic spreads throughout the world.
大流行:一種全球蔓延的流行病。
只是,出於政治考量,無論是世衛組織還是各國政府,都刻意弱化疫情的嚴重性和災難性,以免引起民眾恐慌而出現心理上或生理上的「踐踏事故」。其實,一周前還口口聲聲「疫情風險低」的加拿大高級衛生官員,突然一改口風,建議加拿大民眾「廣積糧」的一句話,已經讓「沃爾瑪」出現了搶購的人潮。
隨著疫情在伊朗突發,加拿大同時接二連三地出現數宗與返加伊朗人士相關的確診病例,社區傳染的「潘多拉盒子"已經打開。加拿大幾大移民社區的來源國――中國,韓國,伊朗,義大利,都是疫情的重災區(印度是疫情比較輕微的例外)。謝天謝地,目前尚無有關韓裔及意裔社區受疫情波及的相關報道。
加拿大已經從一個月前的「世外桃源」變成一個潛在的疫情雷區。其實,華人社區有些人已經開始考慮近期回國躲避險情的可能性了。輿論也出現了中國從疫情發源國變成了其它國家國民逃離疫情的對象國的聲音。這就是流行病的弔詭之處:它超越人類偏見的種種藩籬――國籍,人種,宗教信仰和政治主張,一視同仁地殺無赦!
這讓我聯想到加拿大引以為榮的另一個英語單詞:「inclusiveness」(包容)。它是多元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也是加拿大多年來國泰民安的基石。
不幸的是,inclusiveness也include epidemic and pandem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