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網上,千呼萬喚都是「親」,覺得好奇怪,特意去查了一下「親」的網路含義:
「網路流行詞,稱呼用,對一些有著相同志向的團體成員,也就是有著相同喜好,相同興趣者的稱呼。 關於來源的常見觀點是由韓文化帶來的流行風潮產生的。
由來是韓語中的「朋友」,韓文:친구 發音:qin gu(親古)
最早出現是在國內的韓國流行文化圈子中,在眾多韓國偶像組合的粉絲fans群體中,而群體構成又以女性居多,以「親」互相稱呼共同愛好者為「朋友」最合適不過。
而此含義與中文意思中的「親近、親切、親愛、親故親朋故友」等意思接近,這樣的稱呼方式顯得既親切又不失流行,所以很快在網路文化圈中流行開來。
常見有「親們」,「樓親」等
比如,周筆暢忠實歌迷對自己的稱呼:筆~,~們。
瀏覽論壇時稱呼樓親,親們,如果不知道對方的稱呼就用這個,
感覺會很親切。某親是在知道對方的昵稱時用的一種稱呼手法,感覺也會很親切。」
親切嗎? 這股凜冽的韓風直吹得我渾身抖抖瑟瑟滿是雞皮疙瘩。
這麼多「親」們在淘寶上賣萌呢!
什麼時候撒嬌發嗲成了「賣萌」?我又得去查了一下:
「電視節目上,發嗲撒嬌有了新名詞,叫「賣萌」。 在網路用語中,賣萌一詞偶爾也引申為無知、秀智商下限等含義,不過此含義的使用範圍並不廣泛。通常類似
於俗語「裝傻充愣」。
根據網路上的賣萌圖片,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教授金濤解釋:「根據日本權威工具書《廣辭苑》的釋義,『萌』本意有兩個,一為春天來了,植物發芽;
還有一個意思指存錢漲利息。」此外,「萌」還可作名詞,解釋為嫩芽,草木發芽,並由此引申為少女剛剛長成,吸引人的目光,給人一種春天降臨、心情很好的感
覺。」
「據我了解,萌字被用在動漫作品中最早是1993年日本NHK電視台播放的電視劇《天才電視君》中的女主角『鷺傼萌(SAGISAWA.MOE)』,在她
有難的時候,會大叫她的名字『萌』,一部分動漫迷因此而模仿。」金濤說,「萌」由此成為動漫族的通用語,特指動漫作品中那些年幼、單純而漂亮的小女孩,即
所謂「小蘿莉」。后又擴大到一切美少女和美少男的形象,且不限於可愛、帥氣者。頑皮、呆板、冷酷甚至說話帶口音(特別是關西口音)等都被統統歸到「萌」的
譜系裡。
其實「萌」在日語里的本意和中文基本一致,只不過因為時代變化,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和用法。」
這年頭什麼都可以賣------賣唱,賣笑,賣shen,賣淫,賣乖,賣國。「萌」一斤多少錢?
哈日哈韓到了這個地步,什麼都可以hold得住。等一下,「hold住」又是咋回事?
「「hold住」一詞來源於香港中英混用辭彙。在2011年8月9日的《大學生了沒》中,一位名叫miss
lin的網友以誇張另類的造型、一口做作的英語、扭捏妖嬈的姿態向大學生們介紹什麼是Fashion。其極度誇張搞笑的表演震撼了所有觀眾,miss
lin的口頭禪是「整個場面我要Hold住」,導致「hold住」一詞紅遍網路。」
我忍不住要大喊一聲:
「親,你的萌我hold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