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書評】粵味作家的煙火氣

作者:楊立勇  於 2012-9-26 00: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5評論

 

大中原普通話語系的讀者,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巨大差距,向來不大關注粵味作家(包括香港,新馬印一些華文作家)。一直被邊緣化的粵味作家也自甘偏居一隅,一心守住香港東南亞和海外華僑這批粵語讀者。因此,他們的作品字裡行間穿插著濃烈粵味的俚語俗語成語。粵語讀者讀起來心領神會,回味無窮;普通話讀者讀起來則如墜雲霧中摸不著頭腦。

 

粵語方言地區是一個對吃講究到近乎病態的群體,因而粵味俚語俗語成語便順理成章地透著一股撲面而來的煙火氣:

 

臉上長了一對食糊的大眼睛(食糊是麻將術語,指贏了的意思)

 

不稀罕吃濕濕碎碎的人間煙火(零零星星的意思)

 

食得鹹魚抵得渴(即然做了,就必須承擔後果的意思)

 

砌生豬肉(扣上莫須有的罪名)

 

他講一口不湯不水的上海話(很不到位的意思)

 

有好些形容神態舉止的四字成語:

 

導演又沒有誓神劈願表態跟足原著。(對天發誓)

 

閒蕩街頭也會失驚無神停腳行注目禮(突然)

 

嚇得我手騰腳震。(四肢發抖)

 

兩個人攬身攬勢。(拉拉扯扯,摟摟抱抱)

 

兜口兜面(迎面,撲面而來)

 

還有許多無法理喻只可死記的俚語:

 

地膽拍拍胸脯權充帶街(地頭蛇,導遊)

 

人家又沒講明包生仔(打包票)

 

孤寒成性(吝嗇)

 

益街坊(給大家帶來好處)

 

摸面珠(臉頰)

 

我只對老明星起痰(有濃厚興趣)

 

唉!縱然我對倪匡蔡瀾黃沾亦舒李碧華張小嫻起痰,打開書兜口兜面來一大堆俚語俗語成語,還不嚇得我手騰腳震?


高興

感動

同情
2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病枕軛 2012-9-26 01:13
精彩!
回復 秋收冬藏 2012-9-26 03:32
食糊的煙火氣
回復 xqw63 2012-9-26 06:30
方言的魅力在於外來人無法理解
回復 南昌羅漢 2012-9-26 10:51
方言的另外一個魅力就是:能一下子拉近老鄉們彼此之間的心裡距離。彷彿要告訴其他地方的人說:我和他是一邊的。
回復 長河明月 2012-9-26 13:52
倪匡蔡瀾亦舒李碧華張小嫻,這一眾作家都是寫標準中文呀!黃沾的文章較多方言,但歌詞寫得則是才華橫溢,盡得風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1: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