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的好處,就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出幾處鬼斧神工的獨特天然地貌,拿到聯合國申請個世界遺產什麼的,絕對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浙江省最近申遺成功的江郎山就是個明證。
一座平淡無奇的禿峰,由於地殼運動而一裂為三,呈「川」字型矗立。中間與右側兩峰裂面平整,幾乎垂直相依而立,成了嘆為觀止的「一線天」。本來丹霞地貌的「一線天」並不稀奇,可江郎山這「一線天」,卻有「陰陽割分曉」的獨特景觀:中峰的崖削麵山體光禿,寸草不生,而僅幾米之遙的右峰崖削麵山體則是青苔密布,偶有陽光照耀進來,左右色澤各異,蔚然奇觀。原來,中峰的崖削麵的頂端與底端並非在同一垂直線上,頂部略凸,因而雨水打不著崖削麵。反之,右峰頂部略凹於底部,整面山崖都受雨水之澤,遂有暗苔櫱生。穿越「一線天」剛好有三百六十五級斜上的石階,取名「坎坷道」,喻歷盡一年的坎坷,前面應是康莊坦途。殊不知氣喘呼呼歷盡一年的坎坷后,緊跟著就是一溜曲折的盤山石徑,約有兩百多級,且陡削度比「一線天」還大,還美其名曰「好漢坡」,言下之意就是你要是爬不上去就自認孫子吧!看著導遊小姐臉不改色心不跳拾級而上,咱純爺們再怎麼不濟也得跟上啊!心裡暗暗祈禱:要麼別發心臟病,要麼就乾脆來個心肌梗塞。上氣不接下氣地爬上了個平台,見到各路真假好漢都在或帕或坐在那裡牛喘,而不遠處一名五十開外的挑夫則挑著重擔悠然而上,佩服的我立馬五體投地(其實早就累得五體投地了)。導遊小姐笑盈盈地問我,前面才是真正的登峰造極路段,上不上?仰脖一看,至少還有幾千級近乎九十度的石階,得!咱江郎才盡不要緊,英雄氣短可就太丟人了。
得益於申遺成功,盤山狹徑都安裝了欄桿扶手。這樣下山便從容了很多,大腦也有足夠氧氣來欣賞沿途的山色。說中國地大物博一點不假,這沿途的茂林修竹綠野芳蹤山風霧氣令人心曠神怡。聯想到當年白居易,陸遊,楊萬里,辛棄疾和徐霞客等騷人墨客均曾到此一游,自己也便頓時飄飄然有幾分仙風道骨起來。那感覺和當年在維也納森林的貝多芬小徑上漫步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的名山大川,總免不了要修些個寺院廟剎書院學堂。暮鼓晨鐘的確能夠令人萬念俱消,心無旁騖。遙望對面山頂上的江郎書院和山腳下的千年開明禪寺,我身不由己地純潔和高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