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被譽為是「英國也是世界電影20世紀最美、最精緻,也最大氣的經典,無論劇作、敘事、結構、影像、表演都可以當之無愧地作為電影教學的經典電影教材
《法國中尉的女人》,覺得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整部影片不單沒見到法國中尉的影子,女人也不曾被那位子虛烏有的法國中尉佔有過。光是這電影名字就頗有誤導欺
騙性。
電影以開始就是一襲玄衣的莎拉走向驚濤拍岸的斷崖。世人以為她常常到那裡是去當望夫石,其實她並沒有痴心到孟姜女的地步。她是滿腔明月照溝渠,發現深愛的風流軍官竟然跟別的女人走出旅館, 便毅然決然掉頭一去不復返。否則就不會在第一眼看到科學家查爾斯就芳心暗動了。
該片被電影界津津樂道的「戲中戲」,更是妨礙我欣賞該片的致命傷。當我好不容易隨著查爾斯和莎拉走進充滿維多利亞時代樟腦丸味道的英國小鎮時,鏡頭被切換
成飾演查爾斯和莎拉的好萊塢男女演員在走位對台詞,毫不留情地提醒我那一段英倫悲情苦戀原來是好萊塢的工業產品。戲中戲的連環套,讓我情不自禁地意識到:
即使是電影攝製組和男女主角的鏡頭,也是戲中之戲,女的真身是瑪麗爾史翠普,男的真身是傑羅米艾恩。作為電影觀眾,我被導演綁架塞進了時光機器不斷穿梭於
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整整一個世紀的時差把我折騰得疲憊不堪,無法氣定神閑地好好把一出維多利亞悲情苦戲從頭到尾看完。
話說回來,這部電影的「戲中戲」精準地詮釋了「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真諦:戲里的男主角移情別戀,女主角充當了插足的第三者。戲外的男女主角假戲真做,
紅杏出牆。雖然戲里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大團圓,戲外的結局是女主角揮慧劍斬情絲,好給社會道德一個交代,可看完了這部片子,男的個個都想當法國中尉,女的
個個就想當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