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為有米之炊
文: 肥姬
肥姬自認學貫中西,還有烹調天賦,上餐館吃上一道佳肴,回家必定絞盡腦汁地作出山寨版的,還時常獲得嘖嘖稱讚,讓肥姬的虛榮心大大地升起,更是努力地精益求精。 而且非常運氣的是,從國內吃到國外,遍吃中西餐館,各大菜系,各國佳肴。美食無國界,真是大開了眼界,大飽了口福,也增進了我的廚藝。
到了加拿大,上大學的時候,還特地選修了一門營養學的課,因為據說,中國的廚師,傳統的中國菜,注重色香味俱全,但是卻忽略了營養價值,往往一道菜吃的只是渣而已,而營養在烹調過程都流失沒了。
學習的時候,做的項目之一就是每日記下食物的營養,並對比。 還做了對中西食物營養的比較的個人演示。 學分真是沒白拿,努力沒白費,肥姬從此對事物的營養成分,了如指掌,做飯是以營養成分的比例來做的, 去超市,食物包裝上的營養說明也是認真地研究,才決定買還是不買。
再者,肥姬又自學成才,深諳中外各種養生學,光筆記就記了滿滿的一大本。對養生理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成為一個不折不扣沒有頭銜的土專家,深信:「病是吃出來的,也可以被吃回去。」因此被家人授予「蒙古大夫」的光榮稱號。
不論是學識,還是理論,更或是實踐,肥姬都算得上是巧婦一名。可是每每一到做飯時間,打開冰箱,柜子,卻不知今天該做什麼菜?家裡人口不多,卻是口味南轅北轍,天南地比的差異。讓肥姬對著,滿冰箱的菜,感嘆道: 「可憐我,巧婦難為有米之炊呀!」
老大,酷愛肉類,不喝牛奶,不吃蛋,不吃海鮮,不吃蝦,不愛吃魚,不吃任何菌類,菇類的食物,hotdog, chicken nugget. 愛吃pasta 和Chilli .
老二, 不吃乳酪,不吃蛋,不愛吃魚,不愛吃肉類,只愛吃雞翅,烤雞,hotdog, chicken nugget. 愛吃pasta 和Chilli .
老公:酷愛牛排,不吃雞肉,不愛吃魚,,不吃豆類,不愛吃豆製品,不愛吃菌類。只吃白米飯, 不吃pasta 和Chilli.
肥姬: 是個素食主義者和減肥主義者,只吃蛋,牛奶,乳酪,愛吃豆製品,以及任何的菌類和菇類。不吃白米飯, 只吃麵包,和pasta。
所幸的是還好大家有個共同的交集, 那就是愛吃蔬菜和水果, 不然肥姬簡直要抓狂了。當務之急,就是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讓他們對肥姬每日辛苦做飯,費盡腦汁,苦白頭髮的辛苦進行感恩教育,讓他們感覺媽媽每日做飯的目的是為了愛他們,如果挑剔,嫌甜嫌淡,抱怨多多,不好意思,廚師就辭職了,而他們就只好自力更生,自己做飯了,
其次,用日常法師的教誡開導他們: 人吃飯,其實就是像是給車加油,時常保養,讓它可以成為為你服務的工具而已。 而如果太注重車的本身,給車安裝一些昂貴的,不必要的裝備, 那就是本末到置了。就是俗語說的: 吃是為了活著,而如果活著是為了吃,那就大錯特錯了。
改變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很難。 改變一定來自於思維的改變。思維改變了,你就不貪著了,任何食物都會變成珍饈美食的, 你不妨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