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白求恩就出生在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小鎮 235 JOHN ST.
格雷文赫斯特位於多倫多北面120多公里處,是一個有萬餘人口的美麗小鎮。這所樓房建於1880年,是長老會牧師的住宅
白求恩跟著做牧師的父親在這裡生活了3年。
1972年,加政府授予白求恩「加拿大歷史名人」稱號,並於次年把白求恩出生的這座木結構樓房從長老會買下來。
經過3年多的修繕和重新布置,於1976年正式作為白求恩紀念館對外開放。
目前樓房內外的場景基本是按1890年白求恩出生時的樣子布置的。
為了完美再現原貌,紀念館籌建人員四處走訪,並查閱了大量資料。
把房子里的現代化設備統統拆除,電燈換成了油燈,暖氣換成了烤爐,牆壁色也恢復為原先的乳黃色,傢具、小擺設均嚴格按當時式樣複製。
白求恩祖籍蘇格蘭,其祖輩在音樂、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 這是他家的腳踏風琴。
看3D立體圖的西洋鏡
從幼年起,白求恩就是一個性格倔強、好奇心強並富有主見的孩子。
白求恩6歲時就曾一人獨自外出到多倫多,探索完這座城市,然後又自己回家。
少年時代的他,曾憑著勇敢和智慧,用一根木棍救出了一個陷入冰窟、瀕臨滅頂之災的少年。
白求恩之所以贏得加拿大人的崇敬主要基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欽佩他在征服「死亡」威脅過程中的堅強毅力, 二是敬佩他處處為他人服務,為醫療社會化而不懈奮爭的崇高精神。
廚房
正門的樓梯,小孩和傭人是不能使用的。
手壓水泵直接抽井水
暖氣回復為原來的烤爐 當時的掠衣夾沒有彈簧,只是車制的木棍上開一條縫
暖氣管是烤爐的煙囪
二樓
后樓梯直通樓下廚房 牆上的壁燈有反光鏡 洗碗刷像小地拖
室內沒有廁所,這是與廚房相通的儲物室。
多倫多大學畢業生照片 紅色箭頭所指是白求恩
有彈簧的木製晒衣夾不是當時的產物
這可能是地下室的窗戶或者入口,不是化糞池開口,因為室內沒廁所。
牧師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