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女魔頭、瘋子、異端---廣州大劇院英籍伊拉克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是建築界最佳女主角,喜怒無常,有瘋子般火爆的性格。她就象一個熱愛地球的天外來客,體內洶湧著奇怪的能量,她的筆觸總是那麼流暢、奇幻,但不狂燥。有人說她是魔女,有人說她是異端人物,當然還有人說她是特立獨行的建築大師。無論如何,哈迪德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解構主義大師」。2004年,哈迪德獲得了「建築界的奧斯卡獎」普立策建築獎,成為第一個獲得這個世界最高榮譽建築獎項的女性。「通常意義下,建築師是在混亂上建設秩序,而她是在秩序中創造混亂」。
廣州大劇院的聲學設計,由全球頂級聲學大師哈羅德·馬歇爾博士精心打造,力保大劇院傳遞出完美的視聽效果。
廣州大劇院總佔地面積4.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3萬平方米。
大劇場(大石頭)地上7層,地下1層,局部4層,層高4.5至6米,樓高43.4米,
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及其配套的備用房、劇務用房、演出用房、行政用房、錄音棚和藝術展覽廳等。
多功能劇場(小石頭)地上4層,地下1層,層高5米,樓高22.7米,包括400座的多功能劇場及配套餐廳。
工程總造價(不含地價)估算約8.5億元人民幣,2004年大劇院動工興建時,估算其工程總造價已至約10億元。至2009年,大劇院的總投資追加至13.8億元。
工程於2005年1月18日動工建設,2009年10月基本完工,次年5月投入使用。
2011年2月25日至28日,設計師扎哈·哈迪德首次到訪大劇院。
2014年4月被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日報《今日美國》評為2013年度 「世界十佳歌劇院」。這是亞洲國家的劇院首次入選世界十佳歌劇院,也是廣州大劇院繼日前以第六位躋身英國《每日電訊》評選的「全球最壯麗的劇院」后獲得的又一榮譽。
廣州大劇院是目前華南地區最先進、最完善和最大的綜合性表演藝術中心,其全新的運營管理模式也使之成為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前沿陣地。

廣州大劇院採取了全新的運營管理模式,廣州市政府通過招標方式選拔出來的經營管理團隊,全權負責大劇院的運營,實現獨立運作、獨立核算。經過激烈競爭,最終由文化部直屬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獲得經營權。
廣州大劇院自正式開幕以來,已經迎來全世界高水準及國內外演出達600餘台,包括開幕演出《
圖蘭朵》,世界經典歌劇《
托斯卡》,世界經典音樂劇《
媽媽咪呀》中文版,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
卡雷拉斯,世界著名大提琴家
馬友友,二度來穗的世界指揮大師
洛林·馬澤爾等。
廣州大劇院已成功聘請了多位世界知名藝術家成為廣州大劇院簽約藝術家,如世界第一華人大提琴家馬友友,世界第一歌劇指揮丹尼爾·歐倫,羅馬歌劇院駐院導演馬蒂亞,世界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華人指揮大師湯沐海等。
廣州大劇院還與國家級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合作,將大劇院獨具魅力的空間與美術館豐富的館藏作品相結合,開啟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學科跨界、資源互補、空間互融的運行模式。
大劇場內部可由舞台機械實現舞台和觀眾廳形式的改變,台下設置了兩種形式的升降台,多種舞台形式的變化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所有座椅固定在氣墊台車上,可以隨著舞台形式的變換改變觀眾座椅的排布方式。
英籍伊拉克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的設計,令廣州大劇院宛如兩塊被珠江水沖刷過的靈石,外形奇特,複雜多變,充滿奇思妙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