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門溜達前,預感今天會遇到袋鼠,因為周末打高爾夫的人較早,會把袋鼠趕到我們這邊來。走了十五分鐘,發現疑似袋鼠糞便。仔細一看,兩堆東西中都有一樹枝,原來是按樹的籽。
又走十來米,發現兩截黑地瓜樣的耙耙,樹枝一壓就斷開,一點不臭,很新鮮,吃草的袋鼠一定在跟前。狗由於吃肉,耙耙很臭。
果然袋鼠正看著我。澳洲久旱沒下雨,袋鼠晨早啃乾草。
科學家們推測,大約在距今1億多年前,有袋類在地球上有廣泛的分佈,與有胎盤類平分世界。有胎盤類後來發展了,令有袋類在好多大陸區域內敗下陣來,走向絕滅。澳洲和南美與其它大陸隔絕,成為有袋類的避難所。
澳洲袋鼠種類繁多。它們前腿短,後腿長。
袋鼠前肢短小,後肢特別發達,常常以前肢舉起,後肢坐地,以跳代跑
袋鼠休息時,前腿下垂胸前,後腿和粗大的尾巴著地,組成一牢固的三腳凳,像是坐在尾巴上。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30~40天左右出生,非常微小,無視力,少毛,身長不到2厘米,體重不到1克。生下后立即存放在袋鼠媽媽的保育袋內,袋內有乳頭。母袋鼠根本不知人類懷孕與生產時的痛苦,生產就像母雞生個蛋。
袋鼠家族中「種族歧視」十分嚴重,它們對外族成員進入家族不能容忍。
袋鼠家族中「種族歧視」,甚至是本家族成員在長期外出后再回來也是不受歡迎的。
袋鼠家族即使接受新成員,也要教訓一番,直到新成員學會許多「規矩」后,才能和家族融為一體。
袋鼠強壯的後腿既是行動的工具,又是防禦的武器。當遇到敵害時,後腿一蹬,可致敵人於死地,據說曾有人被它踢破腦袋。
大型袋鼠跳躍時,後腿一使勁,一步可跳6~7米遠,順坡時竟可達12米遠,快速跳跑時,每小時可跑65公里,兩三米高的障礙物,可輕鬆地一躍而過。
袋鼠據說是由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發現的,時間是1770年7月22日。幾天後,庫克考察隊內的博物學家約瑟夫.本克斯帶領四名船員,深入內地三天考察。看見這種前腿短、後腿長的怪獸時,就問當地的土著居民,土人回答:KANGAROO。於是,KANGAROO成了袋鼠的英文名字,並沿用至今。誰知這個KANGAROO在當地土語中是「不知道」的意思。
由於袋鼠會與奶牛搶牧草,澳洲最大的昆士蘭大牧場,為了滿足奶牛旱季牧草需求,每年都要殺一定數量的袋鼠。袋鼠肉是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品,在澳洲超市裡賣20澳元/KG,比牛肉便宜30%或50%。昆士蘭牧場負責人從中國回來時說,中國已同意開展袋鼠肉銷售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