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記六六年秋冬中學生全國免費大串連 曹小莉

作者:shirleysaq  於 2018-4-8 05: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記六六年秋冬中學生全國免費大串連   曹小莉

 

秋風蕭殺出紅都,

小鳥展翅飛出籠。

衛兵袖章我無份,

不紅不黑無榮辱

 

同是中國新少年,

價分幾等不公正。

心存底氣志不挫,

約上女伴遊神州。

 

京廣南下車廂擠,

路遇重慶紅衛兵。

天南地北縱歌舞,

隔年街牆見遺容。

 

西安鼓樓大雁塔,

古風猶存世道狂。

延河金塔夕陽里,

農民窯洞透朝暉。

 

武昌革命槍聲響,

博物館中仰先烈。

長沙拜謁開慧園,

兄嫂簽名憶英靈。

 

橘子洲頭激情涌,

愛晚庭畔信步游

韶山參觀清水塘

斯人一出家鄉殊。

 

株洲樞紐夜擠車,

萍鄉煤礦談「怒潮」。

吉安古鎮有歷史,

南昌梧桐美驚心。

 

井崗山中挑扁擔,

贛水江上唱紅歌。

滿山青竹紅漿果,

遠勝陝北黃土坡。

 

九江廬山徒步返,

少年遊覽興沖沖。

石階綠苔百步跳,

青春盡興樂逍遙。

 

一掃紅色風暴遠,

瀑布流水響淙淙。

祖國河山多壯美,

民風淳樸植我心。

 

 

 

 

輕便江輪首次坐,

白浪飛濺過重丘。

江南落日徐徐下,

輕舟不覺過蕪湖。

 

甲板眺望金陵東,

夜近故鄉情更濃。

六朝古都盡喧囂,

童年夢境從此遙。

 

歸京回校師長稀,

郎朗書聲成追憶。

空留松柏濃蔭在,

春日桃李無處尋。

 

二零一七年五月即興而作,一揮成章,蓋因

 

 

同窗互傳退休圖,

山鄉野地到處游。

笑比革命串聯日,

屈指算來五十秋。

 

 

 

 

中學校園一瞥

 

 

曹小莉寫完感嘆:生平第一次旅遊,還是免費,終身難忘,那時很虔誠,看看去的地方,多好的祖國花朵

 

 

 

 

《讀曹小莉憶串聯詩有感》   甘茂華

 

老來憶舊並不遠,全國免費大串聯。

不看風光看聖地,偏以革命作本錢。

階級鬥爭當工具,祖國花朵實堪憐。

虔誠造神遺毒深,清潔精神寫詩篇。

 

(2017年5月19日於溫哥華)

 

 

小莉:真快,幾分鐘有了迴音,那時我們真是被毒害的一代,潛移默化,即使是逍遙派不參與革命也擺脫不了那種peer pressure, 都是紛紛去聖地,接受洗腦教育,分析的真好,不愧為老三屆湖北知名作家。

 

 

六六年文革乍起,北京中學生被捲入爭鬥,我才更客觀地意識到當時自己只能置身度外的逍遙派態度,尤其是處身在一個集中了天子腳下金童玉女的特殊校園,我們平民子弟惹不起躲得起。能夠飛出籠子去革命聖地遊山玩水,看來也是革命逍遙兩不誤,潛意識中既被洗腦,天性中又接近自然地氣,有叛逆的自由心情。總而言之,十年浩劫中這近兩個月的串聯是我最愉快身心最自由的難忘時光,也是一生的財富,在那麼小的年齡看到祖國大好山河,民風如此淳樸,遇到的中學生大學生那麼友好(我們是自由行,沒有集體管束,相逢開口聊,過後不思量,天南地北來,老死不相逢。)身心都是自由自在的沒有束縛的,這是文革風暴中的一片綠洲,看到身邊紅色接班人的喧囂狂斗,我看到所遇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不是這樣的,我們不能左右國事,更不是國家的主人,這場串聯是一次理想主義之旅,是一次逃避現實的心靈之旅,鼓勵了我一生的獨立意志和熱愛大自然的自由情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0: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