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多蒙多索拉記行Domodossola/瑞士散記

作者:粒子在  於 2022-6-25 03: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散文|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多蒙多索拉記行Domodossola/瑞士散記


一,周末露天市場
義烏小商品佔領了義大利北部多蒙多索拉市的周六露天市場。今天去義大利北部山區,也是阿爾卑斯山南麓,據說42攝氏度,,,
賣貨的沒看見有中國人,都是說義大利語的,也有一些黑人。看樣子我估計還是義大利人多。東西都很便宜,所以也有不少瑞士人來這裡買東西,價格便宜的不是一點點,而是很多,要不,瑞士人坐兩三個小時跑這裡買東西?瑞士人可是有名會算賬的人啊[抱拳]
還有專門的購物旅行團,每周末都有專門的旅遊大巴來這裡一邊購物一邊遊覽,所有小城非常乾淨,老房子老古董都收拾保護的非常好,招睞顧客啊。義大利人的生意頭腦也不是一般的。人們也會自覺自愿的維護城市風貌,用不著政府動員,更不用管制的辦法,那一套在這裡行不通,,,應該是市場機制長期調理形成的習慣,應該已經形成良性循環了。


二,比比比普拉
比比比普拉/義大利語尋找快樂。我們在一個義大利餐館吃飯的時候,坐在露天搭的許多太陽傘的棚子下面,忽然聽到門口那邊的人們高聲的喊叫了起來,聽聲音是在喊比比比普拉,我們都嚇了一跳,因為在瑞士幾乎聽不到人們大聲的喊叫。看他們又不想是出事了,我急忙問李紫,他們幹什麼呢?李紫說他們慶祝一下,我又問,他們喊叫的聲音是是什麼意思?李紫解釋說,那是尋找快樂,大家都快樂起來的意思,有號召的意思在裡面。看他們那麼快樂,我們也都不由自主的都快樂了,呃,真實的快樂大本營啊。


三,街頭景像,和義大利文化
多蒙多索拉,一個緊鄰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南麓的義大利北方小城,這座小城處處都顯得很文藝,很古老,很講究,很乾凈。街頭的露天咖啡廳,人們悠閑而愜意的坐著聊天,街頭的一些裝潢不知道是政府的作為,還是店家的講究,不過我猜想應該是店家搞得,因為沒有一家是一樣的,各個有特色,都各有風格,各有藝術。就連住家門口的信箱也很文藝,圖2就是他們門口的信箱,比瑞士千篇一律的信箱講究多了,不過我總覺得怎麼不太實用,不知道他們的報紙雜誌和個頭稍微大點的書信怎麼塞進信箱里去的?我注意觀察了一下,許多人家門口的信箱大約都這麼大小,型制當然不同,但是都很藝術,別緻,有味道。從小看大,怪不得義大利人的藝術設計類在全世界都是拔得頭籌座椅,不能不佩服。圖4是有人在舉辦婚禮,當然是在教堂里。這是義大利傳統,已經是固定模式了,也好,新人結婚不忘文化和傳統,那麼孩子自然也會一代傳一代。圖5是教堂門邊牆上的召貼畫,講的是古老傳說,但是裝飾顯然是現代化的,也是義大利特色。圖67是街頭雕塑,有點抽象和變形的味道,據說年代不短了,現在小孩子玩的變形金剛是不是就是從這裡得到的靈感啟發,真還說不定呢,義大利人不知道會不會與美國打打這個官司,應該能要回來不少錢的。圖8是古董店。圖9是返回瑞士去盧加諾的火車,人很多,城裡氣溫據說到了42度,車廂里應該更厲害,好像也沒感到有空調,車廂里又悶又熱,要走2個小時,前半程我拍照的興緻還很大,到後來就頭昏腦脹,渾身冒汗,一頭霧水,噁心想吐,感覺是中暑了。好不容易撐到站,找個地方放放風,,,歇息了好一陣子才緩過勁來,沒勁再轉街了,轉車打道回家。


四,回憶第一次來這裡
每次到這個小城我都會想起十幾年前我第一次路過這裡遇見的一件糟心事。那是十多年前我與在德國上學的兒子從希臘乘船到威尼斯然後改火車回瑞士,我們都是第一次走這條路線,情況不熟語言不通,心裡本就有些七上八下的。在這裡換車購票時,可能是因為語言問題,被售票員刁難,結果眼睜睜的看著去巴塞爾的那趟車走了,只好再說等下班車,天快黑了,還要好幾個小時,沒辦法,只好如此。不過當時令我吃驚的是,在我身後排隊的一個義大利中年人竟然為我們打抱不平,把那個售票員狠狠的罵了一通,說他是沒事找事,成心耽誤我們的車次,欺負外國人,他是一通上綱上線,好一頓厲聲數落,那個售票員理虧,一聲都不吭,由著那個人數落。臨后那人還說要投訴這個售票員(不知道真的投訴了沒有),當時我們都不懂義大利語,更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只好悄悄的躲在一旁,不敢吱聲,只能悄悄的猜測他都說了些什麼。那人說完買了他的票就走了,我們也趕緊跑到車站外面去等下一班車來。還幸好,在車站外我們遇見了一個中國小夥子,他看到我們後有點好奇,與我們搭話,我們這才知道這裡有中國人開的大理石公司,在這裡開採石材,,天已經完全黑了,不過我們也終於上了去巴塞爾的車,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安頓了下來。想想,當初怎麼被售票員刁難的,情景已經完全忘記了,但是那個仗義執言,為我們打抱不平的人的音容笑貌卻牢牢記在我心裡,沒有絲毫的忘記。看來,天下之大,到處都有主張正義,為弱者主持公道的人在,俠風義膽,路見不公拔刀相助,歷來就是收到人們讚頌的主題,今天也應該是。
是的,這個小城是義大利的一個著名的花崗岩產地,據說還有中國(或中國人開的)公司在這裡開採花崗岩和大理石。就是不知道這個中國人
20220618luzern

G
M
T
Y
Detect languageAfrikaansAlbanianAmharicArabicArmenianAzerbaijaniBasqueBelarusianBengaliBosnianBulgarianCatalanCebuanoChichewaChinese (Simplified)Chinese (Traditional)CorsicanCroatianCzechDanishDutchEnglishEsperantoEstonianFilipinoFinnishFrenchFrisianGalicianGeorgianGermanGreekGujaratiHaitian CreoleHausaHawaiianHebrewHindiHmongHungarianIcelandicIgboIndonesianIrishItalianJapaneseJavaneseKannadaKazakhKhmerKoreanKurdishKyrgyzLaoLatinLatvianLithuanianLuxembourgishMacedonianMalagasyMalayMalayalamMalteseMaoriMarathiMongolianMyanmar (Burmese)NepaliNorwegianPashtoPersianPolishPortuguesePunjabiRomanianRussianSamoanScots GaelicSerbianSesothoShonaSindhiSinhalaSlovakSlovenianSomaliSpanishSundaneseSwahiliSwedishTajikTamilTeluguThaiTurkishUkrainianUrduUzbekVietnameseWelshXhosaYiddishYorubaZulu
English-------- [ All ] --------AfrikaansAlbanianAmharicArabicArmenianAzerbaijaniBasqueBelarusianBengaliBosnianBulgarianCatalanCebuanoChichewaChinese (Simplified)Chinese (Traditional)CorsicanCroatianCzechDanishDutchEnglishEsperantoEstonianFilipinoFinnishFrenchFrisianGalicianGeorgianGermanGreekGujaratiHaitian CreoleHausaHawaiianHebrewHindiHmongHungarianIcelandicIgboIndonesianIrishItalianJapaneseJavaneseKannadaKazakhKhmerKoreanKurdishKyrgyzLaoLatinLatvianLithuanianLuxembourgishMacedonianMalagasyMalayMalayalamMalteseMaoriMarathiMongolianMyanmar (Burmese)NepaliNorwegianPashtoPersianPolishPortuguesePunjabiRomanianRussianSamoanScots GaelicSerbianSesothoShonaSindhiSinhalaSlovakSlovenianSomaliSpanishSundaneseSwahiliSwedishTajikTamilTeluguThaiTurkishUkrainianUrduUzbekVietnameseWelshXhosaYiddishYorubaZulu
Text-to-speech function is limited to 200 characters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1 07: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