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日本民族的信仰,大東亞共榮圈 / 日本生死劫三

作者:粒子在  於 2016-1-26 01: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雜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三,日本民族的信仰,大東亞共榮圈 / 日本生死劫三

 

我們知道,日本是個島國,面積不大,資源很少,環境險惡,很多年來日本這個島國都經常經受著大自然災害的困擾,不知道會在那一天里就會出現毀滅之災,諸如火山爆發,地震降臨,海嘯肆虐等等。近些年來科學界更是不斷有這方面的預測和報道,這也就難怪日本這個民族整體上一直以來都缺乏安全感,需要尋找一條自己民族的延續和生存出路。數百年來,日本一直向外擴張,窮兵黷武,實行軍國主義的對外侵略政策,就是這種嚴重的民族不安全感在國家政策取向上的反映。按理說大東亞共榮圈也無可厚議,沒什麼不好,但是究其實際,我們發現其中的要害就是這個計劃的前提得由日本人領導和主持,說白了就是日本人主宰,由他們做大東亞共榮圈的老闆,其他的都只能臣服於大日本帝國,接受大日本帝國的管理和領導。顯然這是日本人的一廂情願,也可以說是他們的痴心妄想。

 

然而日本就是要這麼想,並且也一直這麼計劃且實施著。看看二戰期間日本的表現,再看看近些年來日本傳達出的訊息,我們就知道,日本的精英們絲毫沒有放棄過這個計劃,反而是在加緊實施的當中。不過他們的方略也有了一些改變,由原來明目張膽的戰爭侵略轉變為經濟技術控制加戰爭脅迫的手段,走的是軟實力加巧實力聯合勝戰的路子,這也正是如今美國正在進行的戰略手法。但是,對日本而言,不利的因素是中國沒能像日本估計的那麼虛弱,近幾年中國強勢出擊,展現了超強的戰鬥力和超強的意志力,中國的快速崛起,給了日本的如意算盤當頭一棒,也給了美國當頭一喝,所以美國坐不住了,日本就更坐不住了,所以他們要快速的實行聯合作戰,趕緊的恢復日本的正常國地位,重新武裝日本軍隊,這成了美國和日本的聯合戰略行動。他們當然知道,不抓緊這個機會,以後他們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遏制中國,滅亡中國了。所以本屆日本內閣才會不顧一切的配合美國啟動正常化國家程序,不顧一切的重新武裝日本軍隊,這一切都正在快速的進行中。其實在此之前日本就早已做了精心的準備,他們的軍隊是整裝待發的,人數不多卻全是軍官精英,他們的武器不多卻全是世界最先進的設置和裝備,核武他們也是早早就有了儲備和裝設,一切都會在最短的時間裡整裝完善。當然日本這些動作都是在美國的鼓動和眼皮子底下進行的,美國只是假裝著看不見而已。

 

美國要遏制中國,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的崛起會妨礙他們繼續稱霸世界。日本想要幹什麼? 聽其言觀其行,不言而喻,他們不僅僅是要配合美國遏制中國那麼簡單,其實日本真實的用心是在準備著征服和分化中國,進一步滅亡中國,目的就是實現由他們主導的大東亞共榮圈,做亞洲的老大。現在日本的第一步戰略已接近完成,他們的第二部戰略計劃也在積極籌備,加緊推動中。老鼠吃象,談何容易,不過日本是不會在乎世人們的議論的,他們篤定自己是可以老鼠吃掉大象的,他們有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日本民族崇尚的大義是什麼?他們追求的大仁又是什麼?我認為,那就是他們追求大東亞共榮的信念。日本人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藍圖絕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更不是烏托邦式的想像,而是他們大和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嚮往。說實際點,這也是他們不得不追求的東西,因為日本這個島國,沒有更多的資源,沒有進一步發展的前途和遠景,很多不可預計的天災人禍隨時可以不期而至,他們不可能不為民族的延續和未來未雨綢繆,籌謀規劃。所以,他們不惜在自己有限的狹窄的土地上大搞核電,不怕萬一出現的核事故和核污染,因為他們迫切需要掌握核武器,需要在最短的時間裡製造出核武器,以便在必要時為他們的戰爭服務,這也反映出,他們根本就沒想著要在日本這塊土地上永久的生存下去,所以他們並不愛惜這塊土地,不怕這塊土地被污染。所以,他們迫切的需要新的地盤和新的出路,為了日本民族的生存和延續,他們也只能尋找新的地盤和出路,而大東亞共榮圈,就正是他們找到的新出路。所以說,大東亞共榮圈正是日本民族不能放棄的夢想和對未來的規劃,實現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正是他們目前的國家戰略方針,這關係到他們這個民族將來的生死存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9: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