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戰爭或只"一步之遙" 美不應給日本幻想/ 轉載

作者:粒子在  於 2015-1-1 06: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轉載|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日本, 戰爭

戰爭或只"一步之遙" 美不應給日本幻想

 

20141231 09:20: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步之遙, 抑或一念之間? ——2014年國際軍事熱點隨感

 

又到年終歲尾。每年盤點世界軍情,總有一些地區硝煙迷漫,總有一些國家劍拔弩張,總有一些事件令人遺憾,也總有一些進展給人希望。戰爭與和平,許多時候就是一步之遙,究竟邁向哪邊,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隨著油價和盧布匯率的持續走低,「俄羅斯能撐多久」,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如果不是歲尾時節亞航航班的失聯,人們似乎就要忘記,馬航MH370航班的失聯,以及Mh17航班的詭異墜毀。航班上的乘客距離見到他們的親人朋友,曾經如此相近,但失聯與墜毀的原因,卻仍然撲朔迷離。真相,遠非一步之遙。

 

去年冬天在基輔廣場上的靜坐,曾被認為熬不過烏克蘭凜冽的寒冬。但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頻送秋波之後,其影響卻在持續蔓延——烏克蘭「換帥」后,新政權放棄不結盟地位,描繪出加入北約「路線圖」。

 

倒向西方也讓烏克蘭面臨窘境——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脫烏入俄,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宣布「獨立」,今年4月中旬以來,烏東部武裝衝突已造成四千多人遇難,一萬多人受傷。

 

危機的溢出效應,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俄與西方之間的寒意,隨著西方實施多輪經濟制裁、普京多次強硬喊話、軍機多次危險接近而不斷加深,更有人感嘆,「冷戰」的重啟似乎只有一步之遙。

 

二戰結束近70年了,過去一直是日方擔心被美國拖入戰爭,但現在卻似乎出現了角色逆轉。美國想靠「縱日」來謀取地緣政治好處,但安倍政府便藉此在右傾道路上「暴走」。其在參拜靖國神社、解禁集體自衛權等問題上的「歷史修正主義」表現,當真是「蠻拼的」。

 

然而,在安倍率自民黨再次贏得眾議院大選后,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告:不要在歷史問題上一意孤行,特別是不要突破美國的底線——外界很明白:安倍勝選,日本將「更為危險」。

 

據說,當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甄選馬車夫時,曾問過一個問題:「若是我的馬車要經過一個懸崖邊,你們如何保障我的安全?」最後得到工作的那個人是這樣回答的:「陛下,我不走懸崖邊,我繞道走大路以保障您的安全。」

 

保障安全的最好方法,不是靠「陷於險境時的解圍技巧」,而是要「避免置身險境」。美國如果想避免無謂的戰爭,最好還是不要給日本人留下太多的幻想。否則,一念之差,戰爭可能真的只有一步之遙。

 

有句話說,作戰不靠閃亮的武器,要靠一顆英雄的心。對一場「靠漂白劑和祈禱來進行的戰爭」來說,更是如此。

 

埃博拉,這種此前困擾非洲農村地區的病毒,今年走出非洲,禍及全球。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醫療隊,遠赴埃博拉「重災區」獅子山和賴比瑞亞時,許多人終於明白,中國人口中的「負責任大國」,以及「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並非只是說說而已。而中國派出維和步兵營,也似乎得到了更多的理解。

 

與獲評《時代》周刊年度人物的一眾「抗埃勇士」相比,斯諾登無疑只是「一個人在戰鬥」。這位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以自己的勇敢「成就」了《華盛頓郵報》和《衛報》——對「稜鏡門」事件的報道,讓這兩家媒體獲得了普利策獎公共服務獎。而斯諾登本人,卻無奈地被諾貝爾和平獎拒之門外。據說,其落選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根據挪威與美國簽署的條約,如果斯諾登獲獎,挪威有義務在12月舉行的頒獎典禮上逮捕他。

 

斯諾登的落選,客觀上成就了一名老人和一名少女: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兒童權利活動人士凱拉什·薩蒂亞爾蒂和瑪拉拉·尤薩夫扎伊。作為諾貝爾和平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得主,17歲的巴基斯坦少女瑪拉拉堅信,「鉛筆比槍支更有力量」「如果一代人沒有拿過筆,就會接受恐怖分子遞來的槍」。瑪拉拉的名言也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和平與戰爭,只有一步之遙,也只在一念之間。

 

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來得更早。

 

如果沒有1216日的這場襲擊,更嚴格地說是屠殺,巴基斯坦白沙瓦陸軍公立學校的132名學生,仍會像往常一樣在教室中安靜地學習。但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血腥和殘酷,卻讓這一切只能變成孩子家長恍惚之間的臆想。盛怒之下,巴基斯坦政府聲稱可能重新對恐怖分子執行死刑——為了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巴基斯坦從2008年起暫停了死刑執行。

 

然而,這起今年最大規模的恐怖襲擊,在國際引起的關注度,卻似乎遠遠比不上前一天發生在澳大利亞悉尼的劫持人質事件,雖然後者最後證實並非恐怖襲擊,遇害人數也只有3人。

 

這種對比,讓人欷歔不已。

 

這一點,似乎也適用於巴以問題。試問,今年78月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帶的武裝衝突,造成了多大的傷亡?有誰不藉助搜索工具,便能說得清楚,哪怕說個大概?

 

那麼,問題來了——這究竟只是因為西方媒體的強勢?還是因為人們對經年累月的恐怖襲擊產生了麻木感?

 

只能說,有些媒體對類似事件的取捨標準,差得遠不止一步之遙。

 

再回到現實中來,問題久拖不決,責任到底在誰的身上?

 

來看這個現實吧:一直把推動巴以和平進程作為重心的美國國務卿克里,去年一年九訪中東。然而,當其日前再次為巴以問題穿梭歐洲多國時,對歐洲國家提的一個要求卻是——暫時不要承認巴勒斯坦建國。原因,你懂的!

「你可以選擇何時開始,但決定不了何時結束。」這句話,適用於幾乎所有與戰爭相關的領域。網路、太空、極地、海洋,這些領域的競爭,落後了會影響國家安全和發展,但過度競爭則會將人類帶入類似「核恐怖平衡」的境地。沒有安全觀的更新,就不會有更安全的世界。類似搜尋馬航MH370航班那樣的國際大合作,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那場曾被稱為「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不僅沒有為歐洲以及全人類帶來和平,其造成地緣政治權力真空和傳統價值崩解,反而成為極權主義意識形態滋生的溫床,以及下一場更加血腥的世界大戰的「熱身賽」。

歷史沒有如果,它只提供深刻的教訓。人們或許真的需要認真思考一下,應該把一個怎樣的未來留給世界,應該把一個怎樣的世界留給未來。

 

「方向錯了,前進便是倒退」。一念之差,帶來的差異將遠遠不止一步之遙。未來無法預知,但戰爭並非宿命,化解危機、通往和平之門的鑰匙,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18: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