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瑞士迎牛下山節的慶典

作者:粒子在  於 2013-10-30 03:3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散文|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評論

瑞士迎牛下山節的慶典

 

歡迎下山的牛群(一)

 

每年九月最後一個星期六是瑞士的迎牛下山節,說是節日,因為這一天是瑞士的牛群結束高山上的夏牧場開始下山回家的日子,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盛大的歡迎慶典。其中上瓦爾登州的坎斯( Kerns) 離我們住的地區不遠,聽說每年那裡都會吸引很多人前去觀看,所以今年的九月二十八日,正好也是星期六,我們就決定前去坎斯看迎牛節的慶典活動了。 

 

一早,我們就去乘火車,火車上人很多,很多都是去坎斯看迎牛下山節慶祝活動的。等到達上瓦爾登的首府薩嫩 (Sanern) 的時候,火車站旁的公共汽車站已經有很多人在等待巴士了,他們也都是去 (Kerns) 參加迎牛下山節活動的。很快,黃色的郵政巴士來了,人們一下子都上了車,車上人很滿。沒有那麼多座位,不少人只好站著。司機見狀趕緊給總站調度打電話,要求再派車來支援,也許巴士公司早有準備,司機說了幾句話,就回頭告訴大家,很快就有專門的巴士來載搭旅客了,要大家不要著急都擠在這一輛車上,聽司機這麼一說,很多人就下了車。我們自始至終就沒有上車,因為人太多,我們也嫌擠,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瑞士的郵政巴士也會有這麼多人,也會這麼擠。不大一會功夫,又一輛黃色大巴士開來了,我們上了車,舒舒服服的坐在寬敞的座位上。在瑞士,除過一些偏遠,乘客又很少的地區有一些小型巴士外,瑞士的郵政巴士幾乎全都是大號的賓士車,寬敞舒適,車窗很大,視野也很開闊。一路上我們盡情地欣賞著窗外的田園風光,遠處的山巒蜿蜒起伏,近處的草場一片碧綠青翠,村舍散布在四周的田野上,一片靜謐和諧。時而,有一兩隻貓在路邊的草地上巡視著它們的領地,時而可以看見有人牽著一隻小狗在田間的小路上漫步。秋天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我們,愜意而舒適,碧綠而開闊的田野,使得我們忘記了剛才等車的焦慮和不安。車開的很快,轉過幾個彎,車逐漸向東北方向的山坡開去,上到一個小丘陵的上面,又是一片開闊的田園風光,草場廣闊,山巒起伏,陽光燦爛,視野開闊而遼遠。近處有的農舍窗台上擺滿了花盆,花盆裡滿是開著鮮亮艷紅的小花朵,一片燦爛明麗。不遠處的草地上有不少正在吃草的牛羊,幾個農戶正在路邊的院子里喝著啤酒,草地上,有一隻突然牛揚起頭對著天空高聲呼喊了一聲,聲音渾厚而高亢,彷彿是在向老天爺打個招呼。一切都顯得安祥而和平。在瑞士,這種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觀和諧而舒暢的搭配很常見,一切都配合的恰如其分,恰到好處,我不由得感慨起來,這就是瑞士,瑞士的氣質,瑞士的氣場,瑞士的精神,和諧而安靜,溫暖而又有一種舒暢的感覺。這種和諧,幾近乎一種平和中的安靜,這種安靜又使人感到一種溫暖的舒揚。

 

前邊出現了一個村鎮,有不少的房舍,房舍大多都有個小花園。街道整潔而乾淨,馬路上偶爾會出現一些牛糞的痕迹,李紫告訴我說,已經有牛群下山來了,路上散落的牛糞就是說明。看見這些牛糞,使我們急切看到牛群下山的心情又迫切了起來。車很快到達了小鎮的中心車站,車停了,我們下了車,隨著人群向小鎮中心人多的地方走去。人很多,人群早已經把街道兩旁的人行道擠得滿滿的,路邊的餐館和咖啡店也都在外面擺放了很多桌子和椅子,全都坐滿了人,有的喝著啤酒,有的吃著烤肉,人人都露出一副既滿足又愜意的神情。我們穿插在人群中間,向小鎮的中心廣場走去。這是個十字路口,不遠處是個教堂,十字路口有一家四層樓的酒店,酒店樓下空地上早已經搭起了一個大篷子,裡面擺放著餐桌和吧台,還有烤肉的設備,也有鮮啤,啤酒賣的很快,人們端著大杯子,喝著黃澄澄金亮金亮的啤酒,高談闊論,喜笑顏開,有的人也拿著烤好的香腸和麵包,指指點點,談笑風生地訴說著什麼高興的事兒。十字路口的一側路邊,有幾個架著支架的攝像機和照相機,這應該是電視台或者哪個報社的,也有更多的人手裡拿著相機在四處拍照。

 

突然,大喇叭響了起來,廣播報告說,又有兩支牛群隊伍走近了村口,要大家注意。於是本來就擁擠的人群這會又開始蠕動起來,人們紛紛向路口的方向張望著,不一會兒,隨著廣播的聲音,牛群隊伍出現了。這是一隊打扮十分艷麗的隊伍,牛群隊伍的最前頭,走著兩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她們穿著瑞士牧民的傳統服裝,上身是印有瑞士國花雪絨花圖案的亞麻布長袖襯衫,下身是格子布花裙子,腳上是傳統的高腰登山鞋。她們手裡擎著寫有這個牛群隊伍戶主姓名的標語牌,標語牌上的名字用漂亮的花題字書寫,有的還畫有漂亮的裝飾畫,標語牌的四周用新鮮的玫瑰花和松枝裝飾著,十分艷麗。她們身後不遠,跟著的是一對好像有五十多歲的中年人,他們是一對老夫妻了,無疑,他們是這隊牛群的主人。牛群被分割成一些小隊,每個小隊也就五六頭牛,每個小隊牛群後邊都有一個或者兩個年輕的牧人在照看著這些牛群小隊,所有的牧人手裡都拿著幾乎齊眉高的木棍,這是他們用來趕牛的工具,時不時地,他們用棍子趕那些走出了隊伍行進路線的牛隻。牧人的服飾形飾幾乎都差不多,不同的只是顏色和用料。最有趣的是那些牛群的妝飾,打頭的那一小隊牛一般也打扮得最漂亮,所有牛的項下都掛著牛鈴,牛鈴的大小和花飾是按照牛的年齡和貢獻大小決定的。最老和最有貢獻的牛一般會給掛最大最漂亮的牛鈴。所有成年的牛都有自己的牛鈴,牛鈴幾乎伴隨著牛的一生,所以到了瑞士的鄉村,你的第一個也是最深刻的,不能忘懷的印象,就是隨處可以聽到的叮叮咚咚的牛鈴聲。每個成年牛的耳朵上也都無一例外的訂著一個小卡片,那上面寫著這隻牛的編號。在瑞士,所有的牛都有身份證件,那些掛在耳朵上的卡片就是它們的身份證明。在牧人家裡和政府畜牧局也都有這些牛隻的身份證件,每隻牛都有屬於自己的紀錄詳細的檔案。牛耳朵上的卡片上的編號實際上也就是只屬於這隻牛的唯一的號碼,相當於人的身份證號碼,這實際上也是伴隨它們終生的唯一的姓名標誌。

 

牛群過來了,此時,牛鈴聲隨著牛群的到來,響徹在我們的耳畔,叮叮咚咚的牛鈴聲召喚著人們,像是在向人們昭示說,我們來了,我們凱旋歸來了。走在牛群隊伍最前頭的一小隊牛,也就是這戶人家的功勛牛,一般來說也是這家牛群里最壯實,產奶量最多和下牛崽最勤的母牛。第二小隊的牛群則是一些青壯年的奶牛,它們也是這家牛群的主力部隊。跟在後面的則往往是些還沒有開始產奶的年輕小母牛,最後的無疑就是些小牛,它們大多是今年才出生的小牛仔。也有再小的,剛出生不久的牛崽,它們則要用小型卡車載著跟在牛群隊伍的最後面。所有的牛也都是佩紅掛綠的,連小牛仔也不例外。牛頭上掛著用新鮮的鮮花和松枝編成的花環,大部分成年奶牛的頭上還都有很精美的彩繡的飾面布條。走在前面的很多大牛的角上都綁插著小旗子,這些旗子,一面必然是瑞士的紅底白十字國旗,另一面一般就是州旗或者所在城鎮的市旗,有的也是農戶自己家族的家族徽旗。牛群隊伍浩浩蕩蕩的走過來了,這隊牛群隊伍大約有三十多頭大牛,也是一支浩浩蕩蕩的龐大隊伍。

 

他們剛剛走過,另一隊牛群又來了,這次,牛群隊伍最前頭的領隊是兩個很小的小男孩,他們大約也就十歲左右,走的雄赳赳氣昂昂的,他們兩人共同提著一個標語牌,上面是這家人家的家族姓名,裝飾著鮮艷的玫瑰花和少許青翠的松枝。他們後面跟著的是兩個略顯年老的夫妻,他們也都喜氣洋洋的走著,絲毫沒有長途跋涉的勞累神態。牛群隊伍左側有一隻牛跑出了隊伍,趕牛的姑娘趕緊過來用手裡的木棍子攔住牛頭,讓它轉回頭去繼續往前走。有一隻牛走的慢,趕牛的小夥子便用木棍敲打牛屁股,叫牛走快些。突然,一隻大犍牛揚起牛尾巴,拉出一攤牛糞來,人們見怪不怪的溫和的看看,沒人說出什麼來。這隻牛擺擺尾巴,搖頭晃腦的四下里看看,又哞哞的叫了一聲,好像在向人們道歉,然後它又毫不在乎的甩開大步向前走去,絲毫也沒有流露出一絲的害臊和不好意思的表現。

 

行進中的幾乎所有的牛嘴裡都吧嗒吧嗒的咀嚼著,它們咀嚼的津津有味,也許它們已經走了很長的路了,肚子餓了,需要補充食物了。是的,它們正在咀嚼著它們清晨才吃下去的,高山上的最後一次飽含新鮮滋養的青草,這是它們今年的最後的一頓美餐。反芻是它們的習慣,也是它們應對大自然惡劣環境的一個優勢,這是它們的老祖宗在長久的歷史進化中逐漸煉成的生理特徵。一大早吃下去的高山上的草料,多美啊,秋後高山上的青草,滋液飽滿,富含營養,這是牛群最愛吃的食料。今天一早,它們進行了今年最後一次的高山聚餐,每隻牛都沒有放過這個最後的機會,吃好吃飽,吃個盡興,吃過這頓,以後就只能在家裡的牧場吃山下的青草了,哪遠沒這高山青草可口美味啊。所以我想,這大約也是所有的這些牛群都共同的認知,趁著胃裡還有高山上的新鮮青草,趁著這些新鮮青草料還沒有完全消化掉,就趕緊的一點一點的再反芻回來,再細細的咀嚼一遍,再趁著這機會回味一次這最後的高原早餐的美味。所以,牛群走的都很安靜,很自滿,因為它們都在慢慢的咀嚼著胃裡的還有著新鮮滋味的高山上的青草,這是屬於它們的今年最後的一次享受了。是的,是該好好的珍惜這個機會了。 

 

鮮花插在牛糞上(二)

 

牛群走過了,又有幾隊牛群走過,我們跟著牛群的隊伍走,牛群走過的路上遺留了不少的牛糞,有一堆牛糞上面正好落了兩朵鮮紅的玫瑰花。真正的鮮花掉在牛糞上,花依然鮮艷,牛糞也依然呈現著新鮮的土黃褐的顏色,牛糞還冒著一點點熱氣,那熱氣冉冉向上盤旋著上升,帶給我們一點點牛糞的腥臊味。雖然看著不大協調,但是感覺上也沒有人們垢拮的那麼令人難受。喔,玫瑰插在牛糞上,也沒那麼難受,這不,也沒怎麼難看嘛,我心裡這麼想著,繞過這堆牛糞。玫瑰花依然鮮艷,牛糞依然堆積著,佔據著馬路中間,牛糞依然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腥臊。這也是瑞士農村很常見和很平常的事情,有時候在城市的郊區,也常常會聞到滿世界的牛糞味,瑞士人已經習以為常了,初來乍到的外國人有時候就會有些不大習慣。我們小心的繞過了那個落了兩朵鮮艷玫瑰花的牛糞,追隨著牛群向街道的另一個方向走去。牛群繞著小鎮的街道轉了一圈,然後走出了人們的視線。它們快要完成供人們巡視的任務了,它們也即將走回屬於它們自己的牛圈,去享受家族裡的舒適和溫暖了。我真的很祝願這些牛能儘快結束它們的走路,的確,走水泥路對這些牛來說,並不是一件可以慶幸的事情,聽說,每年迎牛節以後都會有牛病倒,主要當然是牛蹄子受了傷。

 

十月份馬上就要到了,冬天說來就會到來,瑞士的雪有時候來的很早,說不定哪一天就會變天,一場北方吹來的風就會招來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所以牧人們也都趕著下第一場雪之前回家。九月底,十月份一般也是牧人們最為忙碌的季節,要收圈,要儲備冬季飼草,要準備乾淨舒服的牛圈,要做很多乳酪,要給牛群做檢疫和健康檢查,等等。養牛是個很辛苦的職業,但在瑞士,養牛的牧民也是一個高貴和光榮的職業,只要你說你是牧人,人們都會高看你一眼。因為在瑞士人眼裡,能做養牛人的人才配稱得上是真正的男子漢。所以那些城裡的小男孩,能有機會去牧民家裡實習或者住上幾天都是個了不起的光榮,他們為此可以自豪很長一段日子,因為他們可以說自己已經做過牧人了。 

 

後面還不斷有牛群隊伍通過,從上午十點左右開始,有牛群隊伍下來,一般到中午,牛群就減少了,到下午兩點,牛群隊伍就基本上不再有了,歡迎牛群下山的慶典也就隨之結束了。通過這個村鎮的牛群大多就是這附近地區的牧牛戶,遠處的也自有它們自己的行進路線,牧人們一般都會選擇最近的路線走,絕不會特意繞道走遠路。還有的牧民心痛牛,怕牛從兩千米左右的高山上走下來,要走好幾個小時,一般它們都是走山坡上的小路,雖然泥濘,但對於牛來說真好,走這種山間小路就是再遠些,牛都沒問題,怕的是走水泥硬路。不過進村過鎮,還必須要走水泥路,有些農戶怕走傷了牛蹄子,索性就不進村鎮參加迎牛節的慶典,直接趕著牛回家去。還有的路比較遠的,乾脆就雇了專門運牛的汽車直接載牛回家去了。

 

瑞士堅持小農經濟的養牛業  (三)

 

瑞士的養牛業是瑞士的基礎產業,十分發達,也十分普及,幾乎所有的地區都有牧民,據統計,目前瑞士全國畜養的牛隻約近百萬頭,有近六多戶養牛戶,每戶養牛頭數大約在十五頭左右,養牛業無疑是瑞士的一個支柱性產業。瑞士養牛業是以小農經營為主的,分散戶養,規模不大。政府規定,每戶所畜養的牛隻存欄數有上限限制,對草場的載畜量也有規定,嚴格限制大型養牛場,另外,政府對養牛戶都有按畜養頭數給以養牛補貼。所以,瑞士養牛業既是一個經濟支柱產業,也是瑞士保證就業,穩定農村就業,實現社會和諧小康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措施。瑞士養牛業以養奶牛為主,他們所生產的牛奶和奶製品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說起瑞士乳酪,幾乎無人不曉,由乳酪和牛奶製品衍生出來的各種營養食品更是西方世界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迎牛下山節結束了,我們懷著深深的感觸,既是感動,也是敬佩,這是人間仙境,還就是仙境落在了人間?看似平常,在這個平凡的慶典場景里,瑞士人創造著一個人世間的奇迹。這

就是我們這個長期飽受戰亂之苦的世界上的一個長期穩定,和諧而且溫馨的世外桃園,是我們這個氣候異常,飽受自然災害禍害的世界上的一個美好的樣本。我們為何不能學習這個榜樣,讓我們的國家也變得這樣的穩定,和諧而溫馨,也讓我們的國家成為人世間安居樂業的人間天堂呢?是的,這是我們美好的夢想,但願我們的夢想能早一天實現。

 

迎牛下山節結束了,我們在小咖啡館里要了香醇的黑咖啡,吃了一個又鬆軟又散發著香噴噴新鮮味道的大牛角包,然後,我們心滿意足的離開了這個因為舉辦迎牛節而遠近聞名的小鎮坎斯,我們搭乘黃色的郵政巴士下山去轉火車,然後回家去了。

 

2013/10/2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T26118 2013-10-31 19:30
謝謝你。別樣節日,別樣風情。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8: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