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就這麼熱熱鬧鬧地過去了。想必除了母親們,最大的獲益者便是商家了。有一種說法,在北美的飯店,一年中生意最好的一天不是聖誕節,不是新年,不是任何節日,而是母親節。可能是其他節日里母親可以在家給大家煮飯吧!
記不得在哪本書里看到,一個社會提倡什麼就說明這個社會缺什麼。似乎很有道理。如果遍地都是森林,就不會有「植樹節」,到處都是雷鋒,就就不會有「3。5」學雷鋒紀念日。如果我們每天都孝順母親恐怕就不會有母親節了。
我聽到這樣一個故事,雖然是情人節的故事。但放在母親節說也是相當合適。
「和每一年的情人節一樣,在情人節這天,TOM 準備著和太太去吃燭光晚餐。太太陪TOM走到車前對TOM說『今天的燭光晚餐我讓給了另外一個女人,你有多愛她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是她一生的最愛。』TOM帶著疑惑去了。到了飯店,他看見他84高齡的媽媽高貴典雅地坐在那裡。她的臉上煥發著喜悅的光芒。自打父親去世,TOM從未看到母親如此精神過。他們輕輕地聊著,吃著,淺酌著,共渡了一個美好的夜晚。當TOM把媽媽送回家門口,媽媽對他說『這是我一生中最美的晚餐』。當天夜裡,TOM的媽媽安詳地去了天堂。」
這是一個讓人微笑著流淚的故事。無論多麼柔弱的女子,一旦成了母親她就變得無比堅韌,能扛。我的一個朋友說「我老婆拎一斤白菜嫌沉,背80多斤兒子,一路小跑。」 我們真的無法質疑母親對一個家,對兒女偉大的付出,無私的包容。那作為兒女,我們如何回報?是像TOM一樣送給媽媽一個足以催命的SUPRISE禮物。還是以反哺之情,給他們猶如涓涓溪水,緩緩流淌的愛呢?
如何孝順母親是我一直糾結的事情。我幾乎天天給國內年邁的父母打電話聊天。我的年假幾乎都存著回國去看他們。但我知道他們打心裡希望我能在他們身邊,陪他們呆在那他們生活了一輩子的國土。當他們不舒服的時候能扶持他們。不開心的時侯安撫著他們,就像他們在我們小時候伺候我們一樣。我沒有做到。我做善事,但百善以孝為先,我這第一善就沒做好。我時常幻想有一天我放棄一切回到他們身邊。嗨, 能否實現? 就看我和太太的修行了。希望父母長命能等到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