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又到重陽節,向古人學習如何吃蟹

作者:青瓷歡  於 2016-10-8 15: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分享|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4評論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伴隨著秋風和暖陽,重陽佳節姍姍而來,作為一個吃貨,怎樣讓重陽節過得更有品位呢?思慮再三,決定向古人學習如何吃蟹,過一個健康風雅的重陽節。


1.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IMG_256 

  巴解食蟹圖(雕塑)

       我們常將勇敢嘗試新事物的人成為「第一個吃磅蟹的人」,究竟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相傳幾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種雙螯八足,形狀兇惡的甲殼蟲,不僅挖洞使稻田缺水,還會用螯傷人,故稱之為「夾人蟲」。後來,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壯士巴解督工,巴解想出一法,在城邊掘條圍溝,圍溝里灌進沸水。夾人蟲過來,就此紛紛跌入溝里燙死。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發出一股引人的鮮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殼掰開來,一聞香味更濃,便大著膽子咬一口,誰知味道鮮透,於是被人畏懼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大家為了感激敢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夾人蟲,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2.蟹八件——古人吃蟹講究多

IMG_256 

  《勸學》中言:蟹六跪而二螯

      古人吃螃蟹比現代人講究得多了,從吃蟹工具——「蟹八件」就可見一斑了。一隻精緻的銅托盤上,整齊地陳列著一副吃螃蟹用的銅器皿,共有8件:錘、刳、筷、斧、湯勺、剔、鑷、砧板。它告訴我們,吃蟹時用這套工具對螃蟹「下手」:先用錘敲打蟹殼,再用斧把蟹攔腰斬斷,用刳取大塊蟹肉,用剔、鑷取蟹腿上的肉,直至把關節上的肉都取出,再舀一勺湯泡蟹肉,最後用筷子把蟹肉送入口中。吃一次蟹,肉和湯一樣也不能少,而且,劈蟹肉還得放在砧板上劈。如此講究的吃法,真叫人嘆為觀止。

19300543444093145025058807075_950 

  傳統「蟹八件」

      還有一種四件套的吃蟹工具,有刀、剔、叉、鋸,雖比8件套少些,但那刀像關公的「青龍偃月」刀,那鋸像一隻耳朵,也是古人吃蟹文明的結晶。這「青龍偃月」刀上還雕有一枚小型的古銅錢,表示「富貴福祿在眼前」,也暗喻這種工具當時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用。

3.以蟹佐酒,以酒佐詩

19300543444093145025061017537_950 

  古人吃蟹喝酒

      從巴解勇敢地做了吃螃蟹的第一人,到吃螃蟹也要用上近十件「特別武器」,我們體味到中國文化在追求精緻中慢慢地演進。賓朋相會,吟詩作賦,酒無量,螃蟹不可不吃,但要吃出品位,吃出風雅,吃得「陽春白雪」,還需像古人那樣輕輕錘,細細剔。左手持蟹,右手端酒,以蟹佐酒,以酒佐詩,不亦樂乎?

4.黛玉和寶釵的「大閘蟹」情結

      其實,古人吃蟹這麼風雅講究的,多是富貴人家或文人騷客,比如《紅樓夢》中就寫到了賈府中秋食蟹一事。第三十八回原文中這樣寫道:大家又評了一回,復又要了熱蟹來,就在大圓桌子上吃了一回。寶玉笑道:「今日持螯賞桂,亦不可無詩。我已吟成,誰還敢作呢?」說著,便忙洗了手提筆寫出。黛玉看完笑道:「這樣的詩,要一百首也有。」寶玉笑道:「你這會子才力已盡,不說不能作了,還貶人家。」黛玉聽了,並不答言,也不思索,提起筆來一揮,已有了一首。眾人看道: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斯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

1074671461098186014 

  重陽節吃蟹寫詩

       寶玉看了正喝彩,黛玉便一把撕了,令人燒去,因笑道:「我的不及你的,我燒了他。你那個很好,比方才的菊花詩還好,你留著他給人看。」寶釵接著笑道:「我也勉強了一首,未必好,寫出來取笑兒罷。」說著也寫了出來。大家看時,寫道是: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

     眾人看畢,都說這是食螃蟹絕唱。後人對此頗費評章,說他們以物喻人,各有所指,這些就留給紅學家們去爭論吧,至少可以看出黛玉和寶釵二人對大閘蟹的特殊情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秋收冬藏 2016-10-9 01:21
正應景的好文章。忒喜歡「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二句
回復 青瓷歡 2016-10-9 10:25
秋收冬藏: 正應景的好文章。忒喜歡「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二句
寶釵博學多才,精通世故人情,作詩含蓄老練,蘊藏深厚;為人雖隨分從時,平和寬容,卻絕不軟弱糊塗。 她是個有心機,必要時也能有口角鋒芒的強者。
回復 秋收冬藏 2016-10-9 10:35
青瓷歡: 寶釵博學多才,精通世故人情,作詩含蓄老練,蘊藏深厚;為人雖隨分從時,平和寬容,卻絕不軟弱糊塗。 她是個有心機,必要時也能有口角鋒芒的強者。
嗯,借扇機帶雙敲,林妹妹跟寶玉說:你可遇到比我厲害的人了
回復 青瓷歡 2016-10-9 14:16
七竅玲瓏心!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9: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