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這是就養老的角度考慮人口問題的。馬未都等大V們又進一步提出,「不如徹底放開二胎」。這是就人口的絕對數量的增加考慮問題的,顯然不現實。
不論從養老的角度考慮,還是人口數量增加的角度考慮,都有它的道理。然而。更重的一個因素也必須考慮,那就是提高下一代的素質。基於此,我認為國家應該考慮讓高學歷的夫婦生二胎。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是有顯著智力差別的,然而決定智力的因素相當大一部分來自遺傳。所以,讓高學歷者生二胎,可以提高下一代的素質。
過去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是成功地控制了人口非理性增長,避免了人口災難,總體上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卻導致了總體人口素質的下降,這是無可迴避的事實。這個問題最突出表現在農村。
我出生的村莊原有500多口人。從恢復高考以來,有文化素養的、會讀書的子弟都通過讀大學離開了農村,做了國家的公職人員。計劃生育政策對這一類最有效,因為誰違反計劃生育就要撤誰的公職,所以沒有人敢超生的,都是一個孩子。
然而,留在農村者,多是小學、初中畢業,他們遵照計劃生育政策者基本沒有,生兩個孩子的都是少數,絕大部分都仍然是3個孩子以上。他們沒有公職可撤,管計劃生育者來了,就躲就跑,實在不行就花點錢。這樣,父母沒有文化,經濟條件又差,加上天生智因素,而且廣大農村的教育文化經濟水平落後,所以下一代整體人口素質明顯下降。
現在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影視明星生得多,社會上大款生得多,這些人形成了社會上的特權階層。這些人也大多數是中小學畢業者,幸好在全社會佔的比例不大,否則也會讓整體人口素質下降。
如果能實行「博士學位獲得者生二胎」,即父母任何一方為博士者都行,該政策是有百利無一害:
一、下一代天生素質好。
二、小孩出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好。
三、父母的知識修好,可以教育好子女。
四、所在的地域好,小孩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五、這一類在全民占的比例很小,不會整體上影響人口增加。
六、鼓勵年青一代讀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