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調查:中國超七成網友不滿意現行放假安排(轉載)

作者:春天來了嗎  於 2013-10-11 11: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雜談|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新京報訊 昨日,全國假日辦在新浪、人民網等網站發布了「關於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的調查問卷」,面向社會徵集意見。

  假日辦希望放假安排更合理

  按照2007年《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我國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共11天,分別是元旦1天、春節3天、清明節1天、勞動節1天、端午節1天、中秋節1天、國慶節3天。現行的放假調休方法是,通過調借雙休日,分別形成春節和國慶2個7天「長假」,和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5個3天「小長假」。

  昨日發布的這份調查問卷中,共涉及了6個問題,主要內容包括「你對現行放假安排是否滿意」、「長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長假是否需要調休」等。全國假日辦歡迎廣大群眾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反映公眾意願,使放假安排更加科學合理。

  取消黃金周?支持反對意見持平

  截至昨晚10時,新浪網的調查顯示,參與問卷調查的人數超過了4萬人,以20歲至60歲之間的人群居多,其中來自企事業單位的人群所佔比例最大,其次為在政府機關工作的人士。

  在涉及放假安排的問題中,超過七成的網友不滿意現行的放假安排。在持「不滿意」意見者中,有些網友認為,長假應該放得更加平均,從而避免出現春節和國慶長假的人流擁擠;還有網友認為,現行的假日安排需要「挪用」雙休日來「拼湊」出假期,很折騰。

  對於「7天長假是否應該保留」,支持與反對的人數很接近,分別為46%和50%,對「有無必要將1天的節日調借周末形成3天小長假」這個問題,42.4%網友認為有必要,51.8%網友認為無必要。

  ■ 綜述

  從一周休一天到一年休115天

  1949-1994年

  每周只休禮拜天

  1949年至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一直實行一周六天工作制,每周只能禮拜天休息。法定節假只有元旦和五一放假1天,春節放假3天,國慶放假2天等這些全體公民假期。

  1995-1999年

  從大禮拜到雙休日

  1994年3月1日,國家開始試行「1+2」休假制度,即每天工作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44小時的工時,每逢大禮拜休息兩天,而在小禮拜就只休息一天。

  1995年5月1日,完全意義上的雙休日工作制正式實施。人們在學習和工作之外擁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

  1999-2007年

  一年三個黃金周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了刺激消費,拉動國內經濟,促進國內旅遊,1999年,國務院決定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後的雙休日拼接,從而形成7天的長假。2000年6月,正式確立了「黃金周」假日制度。

  「黃金周」迅速推動了我國的旅遊市場和經濟的發展。統計數字顯示,第一個「十一」黃金周全國出遊人數達到2800萬人次。到2005年國慶黃金周全國共接待旅遊者突破1億人次。

  慢慢地,由於假期的集中節假日過於集中,致使黃金周人員流動數量龐大,交通擁擠,旅遊安全隱患增大。不斷有專家呼籲取消黃金周。

  2006年,以蔡繼明為負責人的清華大學假日制度改革課題組認為,黃金周制度該功成身退了。2007年兩會期間蔡繼明再次提案呼籲取消「五一」、「十一」黃金周。

  2008年至今

  增傳統節日和小長假

  2007年12月,國務院決定,從2008年起取消「五一」黃金周,改為3天短假期,同時相應地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這幾個節日通過雙休日的拼接,形成了三天小長假。此次調整后,我國法定節假日和周末休息日達到115.3天。

  但實行小長假后,常出現休息3天後連續工作七八天、一個月休息和工作時間被大卸八塊等情形,這也引發了廣泛議論,關於取消小長假的呼聲也漸漸高漲。

  【網友說】

  調休混亂讓假期質量打折扣

  有時要連上5天以上班才能換來一個小長假,這種調換方式讓假期的質量『打折』了。

  ——網友「格桑花開」

  「十一長假休完,我的生物鐘很混亂。」網友「咸蘿蔔」填寫這份調查問卷時,在「是否滿意現行的假期安排」這個問題上,選擇了「不滿意」。

  「咸蘿蔔」是一個企業白領,今年中秋節和十一的「上3休3上6休1上2休7」讓他「摸不著頭腦」,「為什麼要調來調去,弄得我們這些上班族天天查日曆才知道哪天上班、哪天休息。」而十一長假「黃金粥」也讓他頗有怨言。「咸蘿蔔」說,10月2日他和家人去山東泰山爬山、看日出,看到山路上比肩接踵的遊人,「咸蘿蔔」笑言,「哥爬的不是泰山,是人山。」

  網友「格桑花開」也是名對現行假期持不滿意見的網友。她說,不滿的主要原因在於,小長假雖然多了,但這種借調周末形成的小長假更像是延長版的雙休日,「代價是有時要連上5天以上班才能換來一個小長假,這種調換方式讓假期的質量『打折』了。」

  不少網友認為,現行放假安排,讓長假更加聚集,由此帶來的旅遊出行難、購票難、住宿難等問題更加嚴重。

  【專家說】

  取消小長假對經濟影響不大

  緩解這一情況的辦法一是落實帶薪休假,再一條出路是增加黃金周,同時「取締」小長假。

  ——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

  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表示,目前旅遊已經成為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假結束的第三天推出這樣的一個調查,是假日辦對民意關切的一種善意和積極回應,是值得肯定的,「不過問卷中沒有體現『是否增加黃金周』這樣一種觀點,是一個缺憾。」

  劉思敏認為,春節滿足的是民眾對家庭團聚的傳統精神需求,黃金周滿足的是以旅遊消費為載體的現代精神需求,二者都具有剛性需求。隨著人們的旅遊需求越來越大,現在的瓶頸在於長假的短缺。劉思敏說,五一黃金周取消后形成了巨大的出行需求,只能通過每年的十一和幾個小長假來釋放。

  劉思敏認為,緩解這一情況的辦法一是落實帶薪休假。再一條出路是增加黃金周,同時「取締」小長假,「不能再通過挪雙休日來形成小長假,因為兩者是沒有本質區別的,卻把大家的節奏打亂了。」同時,由於小長假與雙休日的區別不大,取消小長假對經濟影響不會太大。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盧漫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7: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