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認為,烏克蘭問題持續得不到解決,那麼危機后的真正贏家將是中國。
對於中俄關係,中俄是地緣政治的對手。對於俄羅斯而言,發展對華關係是一樁為達目的而出賣靈魂浮士德式交易(Faustian bargain)。短期來看,俄羅斯通過對華出售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而獲益。但長遠來看,此舉似乎將中國變成俄羅斯的競爭者。俄羅斯正幫中國助長經濟實力、變為更為強大的國家。
對於華盛頓來說,這場由俄烏衝突引發的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已經遠遠超越烏克蘭領土完整性的本身,而成為對西方社會自由國際秩序的挑釁。這一國際秩序是美國在冷戰結束時費盡心力所創設的,構建在民主、法治和自由市場的基礎之上。俄羅斯並沒有走上這條路,相反,當前的俄羅斯卻在挑戰歐洲的安全秩序,尤其是東歐國家的安全秩序。
烏克蘭危機讓俄美關係跌至二戰之後的最低點。「新冷戰」說時不時出現在華府政治圈內,其實,莫斯科也抱持類似觀點。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教授康斯坦丁·索寧(Konstantin Sonin)稱,「俄羅斯背負著一個神聖的使命。俄美正交戰中。」
為了對俄羅斯施加制裁,美國決策者似乎在該衝突對中國的長遠影響方面,欠缺考慮。如果說烏克蘭衝突最終並無可行方案,那麼美國人認為,這場衝突的意外「贏家」將是中國。以下便是原因:
根據IMF發布的報告顯示,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北京正在發展軍力。而同歷史上崛起中的大國類似——尤其是19世紀後期的美國,中國正試圖在自己所在地區謀求主導地位。俄羅斯正加速中國的崛起。如果美歐不修補對俄關係,那麼中國將快速成為對抗美國的力量。
受制於國際油價的跌落和西方制裁,俄羅斯經濟正在下滑。世界銀行預計俄羅斯2015的GDP增速將下降2.9個百分點。歐洲復興和開發銀行(EBRD,是「冷戰」後由美國、日本及歐洲一些國家政府發起成立的銀行,於1991年4月14日正式開業,總部設在倫敦,主要是用是幫助和支持東歐、中歐國家向市場經濟轉化)預計,俄羅斯經濟總量將在今年縮水5%。為避免經濟危機發生,絕望的俄羅斯將頭扭向亞洲銷售自然資源、謀求貸款並建立新的軍事安排。
例如在2014年5月,中俄簽訂了總額高達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協議;2014年11月,中俄第二輪天然氣合作達成框架協議。2014年9月,時任美國防長哈格爾稱中俄正聯手製造新武器系統。而俄羅斯今年對華貿易總額,預計將從2014年的900億美元上升至1000億美元。
中俄關係升溫的雙重邏輯很簡單:中國需要資源,俄羅斯擁有資源;俄羅斯需要市場、外資和金錢,而中國擁有這些。
同時,中俄也是地緣政治的對手。對於俄羅斯而言,發展對華關係是一樁為達目的而出賣靈魂浮士德式交易(Faustian bargain)。短期來看,俄羅斯通過對華出售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而獲益。但長遠來看,此舉似乎將中國變成俄羅斯的競爭者。俄羅斯正幫中國助長經濟實力、變為更為強大的國家。
烏克蘭局勢震動了歐洲領導人:死傷人數不斷攀升,烏經濟支離破碎。國際社會需要找到解決該衝突的方法。雖然俄羅斯的種種舉動引發的譴責情有可原,但對俄談判依舊應該繼續。當下,美國(及歐洲)正將俄羅斯推入中國的懷抱。這是一個地緣政治錯誤。如果美俄關係得不到改善,那麼中國勢必將成為最終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