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一代宗師,語言藝術的巨匠。她的散文,清新優雅、柔婉流暢,開創了中國散文的一代新風,贏得了無數讀者的喜愛,被後人譽為「文壇祖母」。而她這一切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她有一套科學的讀書方法。
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隆普營的一所大房子里。由於從小孤寂無伴,在七歲的時候,認字不多的她,就開始自己拿書來讀了。而她讀的第一本書,就是《三國演義》。雖然剛開始看時是一知半解,可沒想到她越看越了解,越看越有興趣,居然把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一口氣看完了。之後,她又先後看了《水滸傳》和《聊齋志異》。到十一歲時,她已不但閱讀了《西遊記》、《天雨花》、《再生緣》、《兒女英雄傳》、《說岳》、《東周列國志》等一大批古典文學著作,而且還閱讀了很多如《茶花女遺事》《大衛·科波菲爾》等優秀的外國小說。一直到老,她都酷愛著讀書,手不釋卷。而在長期的大量閱讀中,冰心也逐漸形成了自己一套科學的讀書方法,具體來說,有以下三點:
一是博中有專。所謂「博」,就是要「中外書籍都應當看,不但是文學,就是心理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都應當抱著『開卷有益』的態度去多看」。所謂「專」,則是重點要「多讀一些古典文學,如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這樣,在作文時,在用字造句上,就會自然、流暢」,從而「使得我們在寫情寫境的時候,可以寫得更簡練些,更鮮明些,更生動些」。不過,在閱讀古典文學時,她又提醒我們,「應當去其思想之糟粕,取其辭彙之精華」,做到「古為今用」。
二是熟讀。對此,她在《漫談語文的教與學》中這樣寫道:「遇到自己特別喜歡的作品,在細讀之後,還要熟讀,古人說:『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能生巧』,熟讀了許多好句之後,使你不但能融化,還能創造,到了你自己能創造好句子的時候,你寫作的能力,就大大地提高了。」
三是要做讀書筆記。即「在多讀細讀之後,應當常做筆記,也應當把自己所認為優美簡練的詞句」,或者「好句子和好字眼」,「隨手摘寫下來,因為經過書寫一遍,更可以幫助我們記憶,也可以幫助背誦」。
靠著這三點科學的讀書方法,冰心閱讀了大量的中外名著,積累了寫作所需要的各種豐富知識,並最終成就了她後來寫作上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