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蘇軾最愛「呵呵」 留世書簡中現數十處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11-6 15: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導讀:可誰曾想到,早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就有人漫不經心地留下「呵呵」二字。穿越時空,方知「呵呵」用得最多的是大文豪蘇軾。他曾寫信給好友:「近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顯然是對自己的新詞頗為得意。

蘇軾.jpg 

  大文豪蘇軾

  如今,網上行走,常見「呵呵」二字,當有人不知道該說什麼時,就用「呵呵」兩個字應急,它可以是率性默許,可以是保留意見,可以是偶逢知己的會心一笑,可以是發表異議前的情緒緩衝。「呵呵」,它代表的意義竟是如此善變。

  可誰曾想到,早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就有人漫不經心地留下「呵呵」二字。穿越時空,方知「呵呵」用得最多的是大文豪蘇軾。他曾寫信給好友:「近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顯然是對自己的新詞頗為得意。他給因「河東獅吼」出名的好友陳季常寫信:「一枕無礙睡,輒亦得之耳,呵呵。」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舒爽,寫詞只是小意思。

  蘇軾留下大量書簡,短則十餘字,長則百字,內容是軍國大事加上雞毛蒜皮,更有「呵呵」數十處以資調味。他寫信教友人做菜:「取筍簟菘心與鱖相對,清水煮熟,用姜蘆服自然汁及酒三物等,入少鹽,漸漸點灑之,過熟可食。不敢獨味此,請依法作,與老嫂共之。呵呵。」小小飲食訣竅居然也能帶來如許樂趣。

  元豐元年,蘇東坡跟文與可開玩笑,在《與文與可》一信中寫道:「不爾,不惟到處亂畫,題文與可筆,亦當執所惠絕句過狀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說文與可不給自己畫畫的話,蘇東坡就要自己到處亂畫,還要署上文與可的名字。或者拿著文與可給他承諾畫畫的絕句去告狀索賠了。

  蘇軾喜用「呵呵」,恐與陳季常的父親陳公弼有關。老陳在陝西鳳翔做太守時,蘇軾是他手下,二十六七的小夥子年輕氣盛,兩人鬧過矛盾,老陳還專門向上級寫過小蘇的檢舉信。後來老陳讓小蘇為他新修的凌虛台作記,小蘇居然借文字譏諷老陳,大寫凌虛台將來的坍塌之狀。但老陳胸襟寬廣,他並不怪罪,還一字不改將其銘刻上碑,倒使小蘇頓生敬仰之情。

  很難說老陳沒有給小蘇帶來一點啟發,寬以待人、達觀處世,不就是蘇軾的人生寫照嗎?倘若老陳當年為那篇別有用意的文字送上小鞋,只怕東坡筆下從此便沒了「呵呵」。假若東坡不再「呵呵」,真不知他被一貶再貶、越貶越遠的官宦生涯如何度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22: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