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為啥沒當上皇后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11-4 15: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楊貴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極為少見的幾個大美人之一,憑藉著傾國傾城的容貌和婀娜多姿的舞步,她迅速成為唐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按照常理來推斷,獲得皇帝如此寵愛的妃子,一旦皇后被廢之後,很有可能會成為主宰後宮的新皇后。但是在當時唐玄宗已廢除皇后的背景下,集玄宗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為何沒有被封為皇后呢?

  唐朝之所以能夠將中國五千年封建社會的文學發展推向頂峰,一方面固然與當時可觀的社會環境和湧現了一大批文人才子有關;另外一方面,也得益於大量有利於文學創作的題材的出現。楊貴妃這個人物登上唐朝的歷史舞台,便為唐朝的文人騷客舞文弄墨創造了大量的靈感。據不完全統計,唐朝文人描寫與楊貴妃有關的詩歌高達幾千首,其中許多還成為後世膾炙人口的名篇,比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等。儘管無論是詩歌還是詞賦,都經過了作者的一番加工,在原來史實的基礎之上進行了適當的誇張,但是,從數量如此巨大的詩詞歌賦中可以看出,楊貴妃得寵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楊玉環(楊貴妃)先是做了唐玄宗將近20餘年的妃子,被封為貴妃之後,又在玄宗身旁待了將近15年,從時間上來說,唐玄宗完全有足夠的理由、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封楊貴妃為皇后。更為主要的是,在原來的皇后王氏被唐玄宗廢除之後,皇后之位一直空著,如果唐玄宗真想封楊貴妃為皇后的話,完全合情也是合理的。可為何唐玄宗不將楊貴妃冊立為皇后呢?這一問題引起了後世學者的爭論和探討。

  有的人認為,唐玄宗之所以不將楊貴妃冊封為皇后,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唐玄宗李隆基對楊貴妃曾經是自己兒子壽王妃這一點有所顧慮。早在楊玉環還是唐玄宗之子壽王的妃子時,唐玄宗便被她傾國傾城的容顏和精妙絕倫的舞姿所折服,一心想將其納為自己的妃子,無奈她已經是自己兒子壽王的女人,也不好明目張胆地跟兒子搶女人。但是自從喜歡上楊玉環之後,後宮的數千佳麗便再也激不起他的興趣,整日上朝也鬱鬱寡歡。為了讓玄宗從陰霾中解脫出來,臣僚們迎合其心意,給他推薦了已經成為壽王妃的楊玉環。儘管楊玉環已經在尼姑庵「改造」了一番,表明已經脫胎換骨,不再是以前那個壽王的妃子楊玉環了。但是,她曾經是「兒媳婦」的歷史是無法改變的。

  其二是,唐玄宗李隆基寵愛楊玉環最為主要的原因並非其美貌,而是為了尋找一個文藝上的知音,恰好楊玉環的才氣滿足了他的要求。李隆基是個十分熱心的文藝愛好者,他不但喜歡欣賞文藝演出,還精通多種文藝形式,他「素曉音律」,作曲、吹笛子都很在行。楊玉環之所以能得到唐玄宗的寵愛,正是因為她也是一個文藝愛好者,兩人在一起有著共同的愛好。至於皇后的身份,對於他們兩人而言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唐玄宗也從來就沒有讓楊貴妃「母儀天下」的想法。

  有種觀點認為,楊貴妃之所以沒有被封為皇后,是因為儘管她聰明伶俐,能夠迎合皇帝的意思,但是她在很多方面也令唐玄宗產生了反感。據史料記載,楊貴妃曾經兩次被李隆基驅逐出宮,儘管驅逐出宮的原因史料上沒有詳細載明,但是如果兩人之間不存有矛盾,唐玄宗是不可能將自己寵愛的妃子驅逐出宮的。很顯然,對於唐玄宗而言,楊貴妃是讓他歡喜讓他憂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只適合做貴妃,而不適合做皇后。

  還有的人認為,唐玄宗之所以沒有將楊貴妃冊立為後,是由於楊貴妃不願意做母儀天下的皇后。一方面她酷愛文學,日子過得很充實,不願意被名分所累;另外一方面,她對李隆基所給予的寵愛已感到很滿足,不需要這種形式上的「宣誓」。還有種觀點認為,唐玄宗晚年儘管縱情於男歡女愛,沉湎於聲色娛樂,但是他的頭腦還是相當清醒的,不會隨意給予任何人以官職,尤其是皇后的名號,他更是不會輕易賜予。在他感覺楊貴妃不適合做皇后之後,當然不會冊封她為皇后。

  實際上,長達20多年時間集唐玄宗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沒有被冊立為後,絕不可能只是一個或者兩個原因左右的結果,而應該有著眾多的原因。綜合以上幾種觀點,或許可以得知唐玄宗沒有冊封楊貴妃為皇後背后的真意。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