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古詩詞中的酒愁情結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10-20 14: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評論



  可以說,酒與愁這對孿生兄弟,在歷朝歷代的古詩詞中沒有退隱過。中國知識分子所創造的酒愁審美意境,使令人寢食難安的憂與愁,竟成了一種美的享受。

  翻閱中國古典詩詞的眾多作品,寫酒的篇章實在是多。你更會從中感觸到,那種有酒又常隨著憂愁的酒愁情結,無處不滲透、不流露,而且斑斕繽紛。

  一代梟雄曹操,連年騁馳文武沙場,無所不克。他也在《短歌行》中感慨無限,「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與愁緊緊相連,一展命運浮沉之憂的豪氣情懷。

  李白是盛唐時代慷慨激昂的詩仙,也未能擺脫酒愁文化的影響。「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佳句比比皆是。

  范仲淹是鎮守邊關的名將,愛國憂民精神備受天下人敬仰,酒和著愁的句子也可以信手拈來。「酒入愁腸,化作相思雨」的感懷深遠之意,會使你如痴如醉。

  在女詞人李清照筆下,酒愁后的思緒傷懷,則表現得更為細膩纏綿。《醉花陰》中有「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可以說,酒與愁這對孿生兄弟,在歷朝歷代的古詩詞中沒有退隱過。中國知識分子所創造的酒愁審美意境,使令人寢食難安的憂與愁,竟成了一種美的享受。

  愁被升華美化了。在這種「愁」的熏陶下,中國人對愁的心理容量擴大了。對愁還有點依戀。無愁也要想尋找點愁來,似乎生活中沒有一絲憂愁就沒情趣一般。

  在悠悠歲月的歷練下,人們變得愛愁也耐愁。學會在愁中把握新的轉機。學會在愁中尋找新的源泉。學會在愁中提升新的追求。人生也在排憂解愁中,漸漸成熟豐腴起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我為人父 2014-10-21 16:32
酒與愁這對孿生兄弟,在歷朝歷代的古詩詞中沒有退隱過。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