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數百外國人參加太平天國 英勇作戰多人犧牲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9-9 17: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1851年1月11日,農民領袖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率眾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佔領南京,洪秀全進入南京城,宣布改南京為天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國建立了與清王朝相對峙的農民革命政權。

  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革命,清政府與外國反動勢力相互勾結。美、英、法三國紛紛組織了洋槍隊。清政府藉助這些外國軍事勢力對太平天國將士進行瘋狂的殺戮。太平天國面臨著抗擊中外反動勢力的鬥爭。  


  革命軍中數百「洋兄弟」

  在外國侵略者武裝干涉太平天國革命的同時,一些外國人也參加了太平軍。太平天國的領導人稱參加革命的外國友人為「洋兄弟」,現代史籍中稱之為「洋將」。據史料記載,太平天國的外籍軍人有數百人,忠王李秀成手下的洋人志願軍就有200人左右。這些人來自歐洲、美洲、澳洲、非洲。來自非洲的戰士就有五六十人之多。來自歐美、有姓有名、其事迹可考的共有13人,其中英國5人,美國4人,法國2人,義大利1人,希臘1人。有6人在戰鬥中犧牲,這數字還不包括他們的家屬,如英國人F·A·Lindley的夫人瑪麗。

  洋人的參與,使得太平軍不再是一支靠冷兵器作戰的軍隊,各種洋槍、洋炮都擺上了戰場,使得這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顯得有聲有色,十分壯觀。

  F·A·Lindley是英國人,1840年2月3日出生於倫敦一個普通家庭。13歲在船上當學徒,17歲通過考試成為二副。1859年夏,他乘「埃繆」號船來香港,在香港英軍司令部當一名海軍下級軍官。

  到香港后,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興趣。第二年春天,太平天國在天京外圍打垮了清朝江南大營,乘勝攻克常州、蘇州和浙江的嘉興,接著向上海進軍。這一重大勝利,引起各方面的關注。他決定辭去在海軍中的職務,找一個不受拘束的自由職業,觀察太平天國的情況。他在一艘中國商人的小輪船上當大副,船長也是他的一個辭去軍職未久的同僚。這艘輪船要航行到上海附近的太平天國統治區收買蠶絲。

  1860年秋,他偕夫人瑪麗駕駛輪船並帶了約4萬兩銀子向太平天國統治區駛去。一進入太平天國轄境,他就看見防守邊境的軍士們彬彬有禮,嚴整肅穆的氣氛與所見清朝官兵的兇殘貪暴大大不同,生氣勃勃的革命軍給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他在停船採購生絲期間,花大量時間觀察太平天國的情況。不久他就大膽地去蘇州拜見當時名震一時的忠王李秀成。

  那時候,李秀成剛剛從上海受挫回到蘇州,他的部下有數百人死於英國侵略者之手,他的面部也被英國的大炮擊傷。

  聽說有一個英國人要見他,李秀成立即答應了,並讓他住在王府里,享受最友好的款待。在與他會談時,李秀成介紹了太平天國的情況,抨擊了英國政府的干涉政策。通過了解,他明白,歐洲社會中所宣傳的太平軍肆意破壞和殺戮的形象是被歪曲的。在離開蘇州之前,他已經非常欽慕太平天國革命,並向李秀成表示願意加入太平軍。李秀成頒發給他一個通行證,憑此證,他可以在太平天國轄區內自由往來。

  他投效太平天國后,就到上海和其他清朝統治區去為太平天國採購歐洲軍火和糧食。當時歐洲軍火是可以在通商口岸買到的,但英國侵略者卻嚴禁供給太平天國。外國侵略者和清朝統治者共同協力封鎖為太平天國購買武器和糧食的人,一旦截獲,將予以處死。

  1861年夏,他親自到上海,找到許多擁有歐式大木船、寧波船及其他江船的歐洲人,向他們宣傳太平天國的宗旨,激發起他們對太平天國的同情,鼓動他們用行動來支持太平天國革命。他在辦妥一些重要事務后,回到鎮江,並將船從運河上開到揚州仙女廟購買糧食,運到太平天國屬地。 

  他是一名軍人,曾在太平軍中帶炮隊出征,但他更多的時間是為太平天國訓練軍隊。1862年,他在天京訓練兵士炮術和操演一種中西參半的陣法。1863年冬,他去上海路經嘉興,把自己所知道的鑄造炮彈、製造引信和炮位瞄準的全部知識教給榮王廖發壽的部下。他說:「中國人本來就以善於摹仿聞名,這些解放了的中國人可以迅速學習英文及其他各種技能,這種本領令人驚訝。」

  1863年5月,天京雨花台要塞失守,天王急詔向皖北進軍的忠王李秀成部隊回救,李秀成率軍趕回浦口。這時候,他正奉命協助守衛九洲要塞,他把停泊在天京的歐美商人組成一支志願兵隊伍,使用炮台上的大炮,他在自己管駕的大木船上也裝備有兩門精良的旋轉炮,保衛九?洲要塞和幾個控制江上交通的炮台。接到李秀成前來支援的報告后,F·A·Lindley立刻把他所率領的船隻開過去,為渡江的軍隊作掩護。

  九洲要塞是保衛天京和浦口兩岸交通的關鍵,天京把它當成接濟的咽喉。清軍水師為了控制長江數千里的交通,斷絕太平天國接濟,就用壓倒性優勢,集結成千的炮船與太平軍展開惡戰。F·A·Lindley與守衛炮台的將士們奮起迎擊,使對方傷亡慘重。九洲要塞失陷時,F·A·Lindley的夫人瑪麗和戰友埃爾中彈犧牲,他自己也受重傷昏了過去。 

  1863年9月,傷愈之後的他奉命潛到上海去捕獲敵人戰船。當時英國軍官戈登率領的洋槍隊聯合清軍在蘇州攻打太平軍正急,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緩解太平軍正面戰場的壓力。11月14日,他探聽到一條消息,清軍一艘叫「飛而復來」的輪船從蘇州附近開過來,停泊在上海以西的一個教練營附近,當天要駛往前線。他決定奪取這艘輪船。通過探子得到的消息,船上只有兩個值班的歐洲人和一些清兵,其他的歐洲人全都上岸去了,兩個馬尼拉軍需官也不在船上。

  此時,他身邊只有6個人:英國人懷特、翻譯阿林及其他4名廣東人。他認為這是奪取這艘輪船的唯一機會,因為這裡是清軍大本營,四周又有他們的英、法盟友保護,船上的警備肯定鬆懈。

  他隨即作出如下部署:把小船停靠在輪船的船頭,三個人藏在船篷里,他和懷特上船去約歐洲人談話,然後伺機發動突襲。一俟時機成熟,他便向在小船上守望的阿林揮手為號,阿林一見暗號就馬上帶領廣東人衝上船。呤?和懷特及另一個人負責抓牢兩個歐洲軍官,阿林帶三個人制止清兵和水手的抵抗,然後把船開走。

  下午1時,他帶領6人輕裝攜械在碼頭雇小船向輪船駛去。小船駛近輪船,他和懷特從船頭走到船尾,向甲板上前後一望,見船上有十多個清兵、一個馬尼拉人、兩個歐洲人和七八個中國伙夫。他和懷特一直走到船上的軍官面前,自稱是某家報館的記者,要求搭船前往崑山採訪。這兩個軍官,一個是炮手,一個是大副。他們告訴F·A·Lindley,這艘船屬於一支在太湖作戰的船隊,由一個曾經擔任過英軍第九十九聯隊的軍醫馬格里率領。他們這次來上海是裝物資,並把他們在太湖俘虜的幾個太平軍將領交給清朝江蘇巡撫李鴻章。這兩個歐洲人剛剛講完,兩艘載滿清軍的小船向他們駛來,距離不到50碼,他馬上向阿林發出退後的暗號。兩艘小船的船長和其他人員上了戰船。他又向船長請求搭船去崑山,船長同意了。這艘船開船時間是深夜,他決定再作努力把它奪過來。他覺得,僅憑他們幾個人的力量肯定不行。他和懷特於是上岸,許以豐厚的報酬尋找幫手,但最後只找到5個歐洲流氓。

  他把隨從分成兩隊,各乘一艘小船,他自帶一隊,另一隊由懷特帶領。

  兩艘小船離江岸不久就駛近「飛而復來」號船旁。他命令立刻上船,他的一隊由船頭右舷登船,另一隊則由左舷登船。
      
  他一下子鉤住輪船的船幫,攜著刀槍沖了過去,把幾個站崗的哨兵和一個在甲板上的馬尼拉人抓住,不到一刻鐘工夫,就控制了全船。接著,F·A·Lindley出示了太平天國的委任狀,證明這是軍事行動而不是強盜行為,將把船上軍官當成戰俘。

  他奪船時,一個馬尼拉軍需官跳入水中游上岸,向清朝軍營報告。清朝官員立即通知英軍,英軍馬上派軍艦來追,最後還是沒有追上。

  他迂迴西進,進入太平天國領域。到達無錫后,他受到太平軍的獎賞。這艘船,船頭架有一門32磅旋轉炮,船尾架有一門性能良好的12磅榴彈炮,船中軍火彈藥極為充足。太平天國把它定名為「太平」號,由F·A·Lindley統領。太平軍俘獲這艘輪船,打亂了敵人進攻蘇州的部署,在保衛無錫戰役中,發揮了巨大威力。

  1863年11月底,他和他的戰友懷特取道嘉興去上海。

  這時候,天京和江蘇、浙江各戰線的敵人正在加緊全面進攻,清軍大肆布置密探,偵察他的行動。他等抵滬不久,其親密戰友懷特就被英國領事拘捕入獄,以暗助「逆匪」的罪名監禁3年。懷特入獄後幾天,死在地牢里。他此時也無法活動,同時積勞成疾,醫生勸他轉地療養。最後,他決定回英國。在F·A·Lindley離開中國前後,清朝統治者及英國軍隊一直在追蹤他。1864年,他回到英國。在英國,他聽到的都是英國人把干涉太平天國的侵略戰爭說成是「已經給人道的事業帶來了最重要的後果」,「一種對於中國前途顯得非常有利的政策」;把屠殺中國人民的劊子手戈登奉為「民族英雄」。當時有許多干涉太平天國的英國軍人返回國內,他們借用五花八門的報刊散布一些虛假的報道,在英國人民中造成對太平天國的偏見。他這時候決定把自己在太平天國的經歷寫成一本書,告訴人們發生在東方的這段真實的歷史。

 1866年2月3日,他的書完成,書名是《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在這本書中,他以科學家的精神搜集證據,作了無可爭辯的論證,批駁了英國侵略者對太平天國革命的誣衊,抨擊了英政府的侵略政策,進而呼籲英國人民起來制止英國的侵略。他預言,太平軍雖遭打倒而未被消滅,「將會像『不死之鳥』一樣從他們以前的光榮的灰燼中復活起來」。他又斷定:「儘管有些國家會為它們政策的表面勝利而欣喜,為高貴的太平天國的領袖的殉道而無動於衷,但是星火燎原的時刻終會來臨。那時候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止。」

  1872年9月14日,他和海倫結婚時,結婚證書上仍然署明自己是:「前太平軍上校」。1873年3月29日,F·A·Lindley在倫敦因左心房破裂逝世,年僅33歲。在死亡登記上,他的職業是:「前太平軍陸軍上校」。最令人感動的是,據F·A·Lindley稱,他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是「遵照偉大的太平天國革命領袖的囑託而寫的」,書的扉頁上寫著:「獻給太平軍總司令忠王李秀成———如果他已去世,本書就作為對他的紀念。」該書出版時,李秀成已被殺害,但F·A·Lindley對李秀成的尊敬和懷念已躍然紙上。F·A·Lindley終生銘記著他與太平天國的關係,他不愧是一位全心全意為太平天國革命效力的真正的「洋兄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0: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