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歐陽修蘇轍買不起房 蘇軾借房給兒子辦喜事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9-1 17: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核心提示:蘇軾借一位好友的房子才把兒子的喜事辦了,當然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東坡先生是廉潔自律的清官。蘇軾胞弟蘇轍,也是從政多年的「官員作家」,也買不起房。

  本文摘自:《老年生活報》2014年8月29日6版,作者:佚名,原題為:《蘇軾:借房給兒子辦喜事》

蘇軾

  房地產開發商,是一個現代名稱。但古人也有居住的問題,也需要「不動產」。漢唐首都長安和北宋都城東京,房地產業很發達。宋人編著的《太平廣記》里,記載有唐代人竇(yi)成功開發「房地產」的事。唐德宗建中元年,長安西南角有十幾畝荒地,成了傾倒垃圾污水的場所,竇卻從中發現了商機,掏三萬文錢買了下來,用破磚爛瓦填平后蓋起29間房子,租賃給商人做商鋪。很快熱鬧起來,變成一塊商業圈,人曰「竇家店」。竇日收租金幾千文,很快收回成本,賺得盆滿缽滿。竇堪稱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之鼻祖。

  北宋時期,開封商貿空前繁榮,人員往來密集,居住問題突出,一些達官貴人為了利益的最大化,紛紛在開封買地建房廣置產業,除了自家居住之外,多餘部分用來出租。《資治通鑒》里披露,不少皇親國戚兼營房產開發,連位高權重的三朝元老夏竦,也投資建造商鋪,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了。古代的房地產開發不同於今日的是:一般只出租,不出售。但朝廷專屬的建設機構除外,他們在修建宮殿、城牆之後,就轉型為中央財政「搞創收」,由朝廷劃撥給他們大片地皮,蓋住宅建商鋪,蓋好了賣給或賃給市民。寸土寸金的開封房價自然貴得出奇,連一些名人雅士都難以承受得起。

  蘇軾借一位好友的房子才把兒子的喜事辦了,當然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東坡先生是廉潔自律的清官。蘇軾胞弟蘇轍,也是從政多年的「官員作家」,也買不起房,有他的自嘲詩為證:「我生髮半白,四海無尺椽」「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另一位大名人歐陽修,在朝廷為官久矣,他曾向友人致函訴苦:「嗟我來京師,庇身無弊廬,閑坊僦古屋,卑陋雜里閭」,可見他長年蟄居在一條小衚衕里,是個典型的租房族。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1: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