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一個闖入西域的痴情天子周穆王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8-27 09: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眾所周知,古代的皇帝中也有一些聲名顯赫的男神。比如書畫皇帝宋徽宗,又比如詩歌皇帝李煜,他們都有一個基本的特徵,就是在其位不謀其政,卻創造了令後世追棒的藝術成就。看來,當皇帝這事,一樣可以做得很浪漫。其實,歷史上最浪漫的王非周穆王莫屬了。他不僅擁有傳奇的身世,還擁有浪漫的經歷,最令人羨慕的便是3000多年前,他曾是第一個走入西域的第一人,而且他的身份是當時的王。 

  周穆王名字叫姬滿,是房太後生的,父親是周昭王。周穆王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世,他五十歲才當上王,而且還是因為昭王南巡時死在途中,臨危受命之時也算撿了個便宜。他在位五十四年,活了一百零四歲。長壽的穆王年輕時就喜歡修鍊成仙的道術,想學黃帝那樣乘車馬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於是,3000多年前,周穆王(不我覺得還是叫穆天子比較浪漫),毅然決然地拋開了世俗的眼光,開始了歷史上第一次由他策劃的命名為《周穆王西遊記》的浪漫之旅。試想一下,站在茫茫的戈壁,遠眺天山,近看滄桑,他要忍受多少非議多少冷眼才能拋開心中沉重的枷鎖,邁出這人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 

  從洛邑到西域,來回行程3.5萬里,歷時543日,他走出了中原,走進了西域,成為了歷史上走入西域的第一人。他本來是強行闖入的,沒想到卻成了一次浪漫的邂逅。三千多年前的一天,周穆王拋棄後宮三千佳麗,駕著八駿之乘向西遠征,走了九個多月來到了西王母之邦。想象一下,穆天子該有多麼痴情。為了找尋西王母,不惜跋山涉水。《列子·周穆王》記載:「穆王不恤國是,不樂臣妾,肆意遠遊,命駕八駿之乘……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瑤,王和之,其辭哀焉。」周穆王以很鄭重的禮節拜見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瑤池即今天山天池。自此,一段千古傳誦的愛情佳話誕生在西域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了。 

  這次愛情西征,使穆天子真正成為了走進西域的第一人。在那個萬民敬仰的朝綱之上,他是萬民敬仰的皇帝,而在這個荒山野嶺的西域,他是一個骨子裡刻著浪漫氣質的愛情王子。史書上說,西王母的長相奇特,《山海經》說她「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三隻青鳥為伴。其實,她就是西域某個母系氏族社會的首領。她一身戎裝,卻擁有那些胭脂俗粉無法比擬的超凡脫俗。她骨子裡透出的高貴氣質,令穆天子一見傾心。史書上記載,穆天子一路征討,抵達昆崙山下,西王母出來阻止他,請他觀黃帝之宮,迎他上瑤池,設宴款待,兩人詩歌相和。臨別的時候,西王母在瑤池上唱答: 

  白雲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遠,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字裡行間透露著西王母依依不捨的戀情,也牽絆著穆天子的心。史記說他,「見西王母,樂之,忘歸」。但他終究是天子,他來西域的目的是為了征討,在女神面前,他表現出了令人敬佩的冷靜。本來他的軍隊可以走得更遠,但面對這個獨具魅力的女神,他決定不打了,但也絕不留下來做一個招安的駙馬。《史記》又說,穆天子「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史記前後矛盾的記載,反映出穆天子想回不能回、想不回也難的錯綜複雜的心情。 

  雖然穆天子對眼前這個女神一見傾心,但他又怎麼會留在西域不走呢。他深深地懂得,既然選擇了當天子,那種男歡女愛的純愛情,便已和他無緣了。我非常欣賞他的這份淡定,歷史上極少有人能像他這樣在愛情面前淡定從容。更何況,他還是個皇帝。他做到了沒有貪圖享受一個人的愛情而捨棄了救黎民於水火之中的濟世情懷。在歷史上,人們懷念整個周朝的強盛。我想,周朝擁有這樣的皇帝,才是真正的萬民之福。看來,歷史上那些看似偶然的興衰榮辱背後一定也隱藏著許多堅毅執著的必然。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3: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