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宋代已有剩女問題 嫁妝需要幾十畝地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7-28 10: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北宋和南宋,都有個共同的社會難題,就是剩女多。

  照理說,剩不剩的,自得其樂就好,與旁人無關。問題是,宋代的剩女們之所以剩著,並非自己選擇的結果。剩女們個個都削尖了頭,想往圍城裡鑽,卻苦於當時社會風氣崇尚奢華,「風俗奢靡,日甚一日」,「高嫁妝」成風,黃花閨女留來留去留成了愁。

  對於一般人家來說,生個女兒可真是愁死人,虧大了。養大了女兒,還得倒貼高嫁妝,才有機會讓女兒成為別人家的苦力——任勞任怨,任打任罵,由著婆婆凌虐。

  也難怪那個年頭的人都重男輕女。生個小子,將來靠著嫁妝,就能過上小康生活,還免費贈送一個苦力和出氣筒。這麼划算的生意,哪裡去找?

  於是,嫁不出去的女子越來越多,最後竟然成了社會問題。在古代,地多人少,人口的繁衍可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所在。況且,在以人頭稅為主要收入的年頭,人口多,政府就有錢,國家就有兵;人口少,啥都沒有,也難怪朝廷對剩女問題頭疼不已。

  這麼多剩女,怎麼解決?有的是靠宗族的力量。父母沒錢嫁女兒,咋辦?由宗族贊助。范仲淹當了官之後,整了個義莊,有大片田地,收入就用來贊助族人的日常生活。其中,有規定,貧苦之家嫁女兒,可以得到義莊贊助的三十貫錢。在當時,這三十貫錢可以在中原地區買下幾十畝地了。可見,當時的嫁妝可真是高得令人咋舌,帶著幾十畝地嫁人,也才勉強合格而已。

  當然,也不是每個宗族都能出個像范仲淹這樣,有官當有錢賺還擔憂著族裡大事的人。多數地方,還是靠官府的力量,才讓剩女們有了一線生機。很多地方意識到剩女的難題后,都對嫁妝問題進行了規定。比如,規定百姓家嫁女兒,嫁妝不得超過某一標準,否則不僅要受到經濟上的重罰,還得坐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1: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