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一戰百年回眸 血腥程度空前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7-23 16: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一戰始於1914年,距今整100年。這場世界大戰,共有38個國家的15億人被捲入其中,戰場遍及歐、亞、非三大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等海域,戰爭持續了4年時間,其血腥程度在人類戰爭史上可謂空前。參加一戰的軍人共計6500萬,其中戰死900萬人,負傷2100萬。在這場戰爭中,無辜平民死亡高達800萬人。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戰爭中,交戰國共有200餘名將軍陣亡、受傷或被俘。

  一戰中,出現了許多新型武器,比較典型的有:一是德軍在1915年的伊珀爾戰役中率先大量使用了毒氣;二是1916年英軍在索姆河戰役中率先使用了坦克進攻;三是重擊槍在戰場上出現,使得傳統的集團衝鋒面對強大火力,變成了殘酷的屠殺;四是火焰噴射器被投入戰場使用,德軍使用火焰噴射器向法軍陣地發起進攻,取得了驚人的效果。五是汽車被用來運送物質和士兵,提高了軍隊的機動性;六是飛機被用來轟炸敵方陣地或進行空中格鬥。

  一戰導致世界格局出現大變化,主要有:一是傳統帝國紛紛解體,包括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等;二是巴爾幹及中東的民族國家紛紛獨立,包括南斯拉夫、匈牙利、伊拉克等;三是《凡爾賽條約》將戰爭責任全部推向德國,對德國實施了苛刻的制裁,引起了德國的強烈抵觸,引發了德國民眾的強烈復仇情緒,埋下了二戰隱患;四是傳統強國被削弱,包括英、法、德、意等,美國後來居上,世界霸權向美國轉移,歐洲逐漸淡出世界舞台的中心;五是俄國爆發了革命,建立了第一社會主義國家。

  一戰之初,中國表示中立,選擇置身事外。然而日本宣布參戰,並決定攫取德國在中國的租借地膠州灣,在這種情形下,中國不得不在自己的領土劃出交戰區,限制日軍活動範圍。為保護國家利益,中國政府決定參戰,以免山東主權因參戰國以與德國交戰為名攫取,從而喪失殆凈。最初中國參戰遭到日本阻撓,1917年德國實施無限制潛艇戰後,日本不再阻撓中國參戰,於是中國作為特殊參戰國得以參戰。中國儘管沒有派一兵一座到歐洲戰場,卻以工代兵,派出10餘萬勞工到歐洲戰場。

  弱國無外交。雖然中國作為特殊參戰國,派出大量勞工遠赴歐洲戰場,然而戰後的巴黎和會,中國卻未得到平等待遇,未實現預定目標,山東主權並未收復。在中國參戰問題上,起初中國遭到日本的阻撓,後來在巴黎和會上,又是因為日本的反對,中國未能收回山東主權。以致中國民眾對巴黎和會的結果激烈不免,從而爆發了「5·4」運動。這場運動在中國歷史上居有里程碑意義,成為中國近現代史的分水嶺。中國從此開始選擇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從苦難走向輝煌。

  了解一戰,除了通過歷史,也可以通過小說、傳記等書籍。值得一閱的這類書籍主要有:克里斯托弗·克拉克著《夢遊者》,描述戰前歐洲狀況;伊曼努埃爾·蓋斯著《1914年7月》,收集了主要參戰國的外交信函;約翰·霍恩和艾倫·克雷默合著《1914年德國的戰爭暴行》,澄清事實與「口水」;貝恩德·澤斯曼整理《活爾夫日記》,記錄了柏林的真實看法;霍爾格·阿夫勒巴赫著《法爾肯海因傳記》,聚焦德國最重要的將軍;格哈德·赫希菲爾德、格哈德·克盧邁西和伊琳娜·倫茨編《第一次世界大戰百科全書》,集一戰知識之大成;恩斯特·雲格爾著《雲格爾傳記》,戰爭或反戰名著;埃里希·瑪麗亞·雷馬克著《西線無戰事》,反戰名著;維加斯·加布里埃爾·柳勒維修著《東線戰場》,關注被遺忘的戰場;托馬斯·韋伯著《希特勒的第一次戰爭》,質疑希特勒的一戰經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7: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