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大周皇帝武則天為何要遷都洛陽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7-23 16: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大周皇帝武則天為何要遷都洛陽
 文章來源:凱風陝西   

  武則天,名曌,稱武則天或武后,中國歷史上唯一掌握君權而因此得到普通承認的女皇帝。在睿宗時,廢帝自立,創立大周,並定都洛陽。

  武則天繼承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國家事業蒸蒸日上,人民安居樂業。她為何要將京城遷往河南洛陽,是昔日愛恨情仇纏繞所致?還是有政治和精神層面,或是經濟供給、軍事需要的原因?隨著歷史塵埃落定,遷都之說眾說紛紜。

  斷決亡靈纏繞,逃避精神折磨 

  趨利避害,這是人之常情,武則天也不例外。司馬光描述:「(武則天)數見王、蕭為崇,被發瀝血如死時狀。后徙居蓬萊宮,復見之,故多在洛陽,終身不歸長安。」可以看出,武則天在達到至尊權力的路上,手段之殘忍,讓自己都無法擺脫惡夢。還有《舊唐書》記載,則更為詳實!

  「俄至無辜被陷,引頸就誅,天地為籠,去將安所?昔掩鼻之饞,古稱其毒;人彘之酷,世以為冤。」,「人彘之酷」應該是指殺害王皇后的殘酷手段,世人都為之叫冤。同時布線耳目,聞風湊事,如此種種的非人迫害。

  對後宮手段殘忍,對兒孫大臣手段亦是,殺大臣、遷貶忠良,強硬非常。至於登極,她無法生活在長安宮、蓬萊宮,故多在洛陽,終身不歸長安。作為武周皇帝,這便成為其遷都的情感因素。

  政治控制,重心東移需要 

  作為一代著名政治家,把情感糾葛當主因,顯得淺薄了。事實證明,遷都洛陽是正確的政治舉措。

  在武則天稱帝后,徐敬業等糾集十萬之眾擁李顯復帝,如果身處長安,舊室忠臣,掀起的復唐之風,很可能使武周復亡。

  武則天在大肆排除異己,殘殺忠臣良將之時,679年,東突厥發兵攻入河北;687年,西北的吐蕃反唐奪走安西四鎮,並攻入甘肅;同時,山東盜賊長期活躍猖獗。在最高權力紛爭之際,也是內憂外患之時。如果沒有定都洛陽,就不會拉長與吐蕃的戰略縱深,也不會有效地打擊復國后的東突厥。對於山東的盜賊也是有力的振攝。

  自古以來,得中原者得天下,洛陽為平定內亂、外患打好反撲基礎,也有效地避開了舊勢力的威脅。

  經濟支撐,洛陽功不可歿 

  據歷史記載,隋朝在洛陽存儲的糧食,可供唐朝至少吃二十年(《貞觀之治背後的真相》一文)。唐之前戰亂幾百年,關中的鄭國渠、白渠等灌溉系統年久失修,糧食產量嚴重不足。人口卻隨著和平穩定大增。長安做為首都,糧食與物資供應壓力巨大。

  隋朝隋煬帝開創了京杭大運河,繁榮了南北通往,沿岸灌溉系統發達,農業風調雨順,富饒繁盛。洛陽一直是水槽運輸的中心集散地。南北貨物、糧食由水陸直達京城洛陽。

  定都洛陽,即減少了京城物資運轉的人力、財力,更有效地擴大了京城規模,進一步繁榮了南北經濟。

  軍事優先,戰略地位優越 

  洛陽地處中原,山勢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關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可謂「河山拱戴,形勢甲天下!」,洛陽可以西望長安,東控齊魯,外有精兵拱衛,內有天下英才。

  加之京杭大運河,以及遍布中東、南北的水槽運輸,使洛陽成為中心集散地。它在平時是繁榮經濟的走廊,但在戰時卻是戰爭機器的快車道。史書記載說明,隋煬帝修永濟渠就是為了戰爭,直達東北方的涿郡,攻伐高麗。當時動用陸軍一百多萬,后三次征伐。如此規模的軍事行動是怎樣完成的,他的軍隊徵調、快速移動、後勤供應、指揮通訊都是通過這發達的槽運水道完成的。

  在唐朝,洛陽的軍事地位有增無減,唐太宗也通過水槽征戰過。武則天是一代明君,洛陽如此重要的軍事地位,她不可能不知道、不懂得!

    崇佛正名 

  遷都洛陽,也與佛家傳播有關。在武周天授二年三月,武曌下大詔令《釋教在道教之上制》,唐朝的國教是道教。而武則天要革唐朝的命,當然要改革思想信仰。傳播佛教與遷都有什麼關係呢?

  原來,不僅洛陽是佛教的聖地(漢代白馬寺落址於此),而且武則天特別信奉佛教中的《大雲經》。遷都因素之一:信佛,信佛可為自己正名,做為稱帝的依據。

  《大雲經》曾記載佛告訴凈光天女說:「以女身當王國土,得轉輪王所統處四分之一;汝於爾時實為菩薩,為化眾生,現受女身」。武則天自認為自己就是大雲經中說的凈光天女,而洛陽又是中國佛教發源地、聖地,故洛陽就成為了神都洛陽。並建龍門石窟、全國興建大雲寺等,把佛教推向發展的高潮!

  近代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認為:「夫帝王之廟由長安遷居洛陽,除別有政治及娛樂等原因,如隋煬帝、武則天等茲不論外,其中尚有一主因……即經濟供給之原因也。」。無論是從感性出發,理性考慮,還是順應客觀實際(如經濟供給、戰略安全、政治需要),遷都很必要,也是明智之舉,拔開疑雲,還原武則天遷都的血肉歷史。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1: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