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945年抗戰結束后如何遣返在華日俘日僑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7-18 11: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如何


  1945年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全面勝利。當時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滯留在海外的日本人約有660萬人,其中軍人300萬人,非軍人330萬人,而滯留在中國東北的日本僑民就有130多萬。如何處置這些日本僑俘成為中國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1945年底,美、蘇、中共、國民黨三國四方就遣返日僑俘問題進行磋商,原則上確定將所有在華日本僑俘一律有組織地遣返回日本。

  1946年4月中旬,大遣返開始,在東北各地居住的日僑分期分批集中到葫蘆島,從這裡登船啟程開始了他們歸國還鄉的第一步。

  從1946年至1948年,歷經三年時間,約有105萬日本僑俘從葫蘆島港口遣返回國,期間中國人民從人道主義出發,對遣返的日僑俘給予了無私的幫助。100多萬人,長達三年的遣返歷程,是中外歷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也是世界歷史的重要一幕,更是一部世界戰爭的災難史。這段歷史在中國過去幾乎很少有人了解,但是在日本卻很有影響,日本的福崗博多港、左世堡崗都建有遣返紀念碑及和平公園,記錄這段歷史,讓人們遠離戰爭,珍愛和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5:40

返回頂部